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讓

鎖定
姜讓(?~385年),天水郡(今甘肅省天水市)人,出身天水姜氏。前秦時期大臣,官至長樂國侍郎。 [1] 
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垂謀反自立,姜讓出使慕容垂處,厲聲指責其不忠不義。
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姜讓與楊膺私通東晉,並陰謀綁架苻丕投降東晉,事泄後被苻丕處死。 [2-4] 
全    名
姜讓
所處時代
魏晉南北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天水郡
逝世日期
385年
主要郡望
天水姜氏
所屬國家
前秦

姜讓人物介紹

姜讓,天水郡人,出身天水姜氏,官至長樂國侍郎。
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垂謀反自立,姜讓出使慕容垂處,厲聲指責其不忠不義。後與楊膺私通東晉,事情泄露,二人被長樂公苻丕處死。

姜讓軼事典故

苻丕派侍郎姜讓對慕容垂説:“去年聖駕失去憑依,你保護鑾駕,勤勞王事,赤心高義,超過了先賢。現在你應該遵循以前的作法盡忠貞之節,為何要放棄山一樣高的功勞,做這些過分的事情呢?有了過錯貴在能改正,這是先賢們都稱讚的事情啊。希望你應好好考慮,現在醒悟還不晚。”慕容垂對姜讓説:“我受主上的不世之恩,所以想保全長樂公苻丕,讓他帶着所有的軍隊和人員回長安,然後我修復燕國宗廟,與秦朝永為友好鄰邦,為何你不明白機運,不把鄴城還給我們呢?大義能滅親,哪能只顧義氣呢?你們如果執迷不悟,我也準備以兵戎相見。現在事情已成了這個樣子,恐怕你一個人請命已辦不到了。”姜讓指責慕容垂説:“將軍你不被自己的家國所容,投奔到聖朝,燕國的尺寸土地難道有將軍的份嗎?主上在第一次見面時認為你是奇才,主上與將軍風範、族類各異,一見傾心,同心協力,託以大事,對你的寵愛超過自己的宗族舊臣,職務與藩王同等,自古以來君臣之間情意深合的,難道有超過這些的嗎?為何王師出現一點挫敗,便有了二心?況且你師出無名,終將不會成功,上天要廢除的事情,人無法扭轉。將軍興起無名之師,想興辦上天所要廢除的事,我認為辦不到。長樂公是主上的長子,擔負守衞陝東的重任,他怎能束手以百城之地輸給你呢?大夫為王事效死,國君為社稷捐軀,將軍想自毀冠冕,拔除根本,堵塞源泉,自然可以任將軍用兵,何必再讓我多説呢?但顧念將軍以七十高齡,將要把首級懸掛在白旗上,將軍原本是超乎世俗的忠臣,忽然變成叛逆的鬼魂,我私下為將軍痛心啊!”慕容垂默然不語。

姜讓史書記載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 [5]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六》 [6]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丕謀襲擊垂,侍郎天水姜讓諫曰:“垂反形未著,而明公擅殺之,非臣子之義;不如待以上賓之禮,嚴兵衞之,密表情狀,聽敕而後圖之。”丕從之,館垂於鄴西。
  • 2.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長樂公丕使姜讓誚讓燕王垂,且説之曰:“過而能改,今猶未晚也。”垂曰:“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安全長樂公,使盡眾赴京師,然後修復國家之業,與秦永為鄰好。何故暗於機運,不以鄴城見歸?若迷而不復,當窮極兵勢,恐單馬求生,亦不可得也。”讓厲色責之曰:“將軍不容於家國,投命聖朝,燕之尺土,將軍豈有分乎?主上與將軍風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寵逾勳舊,自古君臣際遇,有如是之厚者乎?一旦因王師小敗,遽有異圖。長樂公,主上元子,受分陝之任,寧可束手輸將軍以百城之地乎?將軍欲裂冠毀冕,自可極其兵勢,奚更云云!但惜將軍以七十之年,懸首白旗,高世之忠,更為逆鬼耳!”垂默然。左右請殺之,垂曰:“彼各為其主耳,何罪!”禮而歸之,遺丕書及上秦王堅表,陳述利害,請送丕歸長安。堅及丕怒,復書切責之。
  • 3.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丕進退路窮,謀於僚佐。司馬楊膺請自歸於晉,丕未許。會謝玄遣龍驤將軍劉牢之等據碻磝,濟陽太守郭滿據滑台,將軍顏肱、劉襲軍於河北;丕遣將軍桑據屯黎陽以據之。劉襲夜襲據,走之,遂克黎陽。丕懼,乃遣從弟就與參軍焦逵請救於玄,致書稱:“欲假途求糧,西赴國難,須援軍既接,以鄴與之。若西路不通,長安陷沒,請帥所領保守鄴城。”逵與參軍姜讓密謂楊膺曰:“今喪敗如此,長安阻絕,存亡不可知。屈節竭誠以求糧援,猶懼不獲;而公豪氣不除,方設兩端,事必無成。宜正書為表,許以王師之至,當致身南歸;如其不從,可逼縛與之。”膺自以力能制丕,乃改書而遣之。
  • 4.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六》:楊膺、姜讓謀泄,長樂公丕收殺之。牢之聞之,盤桓不進。
  • 5.    卷一百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1-02]
  • 6.    卷一百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