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林

(北京市環科院院長)

鎖定
姜林,男,中國國籍,1964年3月生,漢族,浙江長興人,2011年9月入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挪威管理學院環境經濟與管理專業),經濟學博士,研究員。
現任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土壤學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
中文名
姜林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浙江長興
職    業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
主要成就
國內場地土壤風險評估理論的引入者和踐行者。
代表作品
《場地環境評價指南》,《場地環境評價導則》
《工業企業污染場地調查評估與修復指南》

姜林人物履歷

曾任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環境管理所所長、固廢污染防治研究所所長,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
現任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

姜林任免信息

2016年8月,擬任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 [1] 

姜林研究方向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風險評估與修復。

姜林研究成果

主持完成首個場地風險評估項目“北京化工集團七廠及第一建築構件廠等用地性質改變環境風險調查與分析”(2000);主編出版首部風險評估專著《場地環境評價指南》(2004);主持編制首個場地風險評估導則《場地環境評價導則》(2009)。主持制定生態環境部《工業企業污染場地調查評估與修復指南》(2011)等國家和地方標準10餘項,主持和參與國家環保公益、國際合作及省部級項目30餘項。負責天津8·12事故爆炸場地污染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獲生態環境部高度讚揚。
近五年專注於精細化和層次化風險評估方法的研究,針對目前忽略污染物價態與形態歸趨對其毒性、遷移性和暴露途徑影響的問題,開展典型污染物在場地土壤中賦存形態及歸趨研究,提出了基於土壤氣、源衰減和生物降解的場地土壤VOCs歸趨集成模型與風險評估方法;開展基於生物可給性的典型重金屬和PAHs風險評估方法研究。在ES&T等期刊發表相關論文約100篇,榮獲土壤與地下水修復相關發明專利16項,著作6部。獲省部級獎4項。

姜林業務專長

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風險評估與修復。

姜林主要項目

1988以來,主要從事環境規劃、環境政策與環境管理研究,具有豐富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經驗。2015年之後專注於專注於精細化和層次化風險評估方法的研究,是國內國內場地土壤風險評估理論的引入者和踐行者。
參加和負責完成的項目有:
⒈北京環境總體規劃研究
⒉北京市2008年奧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⒊能源污染控制技術和政策評估
⒋中挪合作項目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監控與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
⒌北京市2000年環境保護規劃
⒍國家環境保護計劃指標體系研究
7.天津8·12事故爆炸場地污染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