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姚長子

鎖定
姚長子(1522年-1555年),真名不詳,因其身材魁梧高大,故人稱姚長子。明代嘉靖年間紹興獨山村人。明代抗倭英雄。 [1]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一股倭寇由諸暨流竄至紹興柯橋,正在田間作業的姚長子,揮稻叉隻身與寇搏鬥,寡不敵眾,被執為嚮導。後其佯裝帶路,引寇到柯橋四面臨水的化人壇,用方言告訴鄉人待其過橋後,就把前橋、後橋均拆掉,村人按其吩咐,斷敵退路。倭寇知曉中計,便將姚長子剁成肉醬。官兵與村人趕到,將被困的130餘名倭寇盡殲。 [1] 
姚長子死後鄉里為紀念他,將“化人壇”改名為“絕倭塗”,前後兩橋分別命名為“得勝橋”和“萬安橋”,並在絕倭塗上建3間磚木結構平屋的“姚長子紀念祠”與一座高6.5米的“姚先烈絕倭紀念碑”,文學家張岱為其撰寫墓誌銘。 [1] 
所處時代
明代
出生地
浙江紹興
出生日期
1522年
逝世日期
1554年
主要成就
抗擊倭寇
本    名
姚長子

姚長子人物經歷

姚長子 姚長子
嘉靖三十三年(1554),一股倭寇由諸暨流竄紹興,直撲鑑湖柯橋。時長子正在場上打稻脱谷,見寇至即揮稻叉隻身與倭寇搏鬥,因寡不敵眾被擒。倭寇用藤貫其肩,迫其嚮導,姚長子佯裝帶路,把倭寇引到柯橋四面環水之化人壇,用當地方言密囑鄉人,拆除前橋、後橋,斷敵退路。倭寇情知中計,怒而用刀將其剁死。待官兵與村民趕到,遂將被困200餘名倭寇殲滅。

姚長子後世紀念

鄉里為紀念姚長子,將“化人壇”改名為“絕倭塗”,前後兩橋分別命名為“得勝橋”和“萬安橋”,並在“絕倭塗”上建造高6.5米之“姚先烈絕倭紀念碑”。明末文學家張岱特地為姚長子撰寫墓誌銘,稱頌其“醢一人,活千萬人”,“倉卒之際,救死不暇”,以“全桑梓之鄉”之愛民義舉。《越中雜識》有載。
參考資料
  • 1.    羅亞蒙等主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辭典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