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夾城

(五代閩國古城)

鎖定
五代閩國古城。後梁開平二年(908年),閩王王審知築南北夾城,謂之月城,把羅城夾在中間,也是磚城。南夾城將東南向的九仙山(于山)、西南向的烏石山(烏山)圍入城內。設有2座大門,南為登庸門(今南門兜),後改為閩光門、甯越門;東南為道清門(今水部闊埕街南端),後改為美化門。北夾城跨越王山(屏山)而建,城池設有2座大門,北為嚴勝門(今屏山東麓,後廢);西北叫道泰門(今北門三角井之北),北宋改為遺愛門,並增設井樓門(今井大路七穿井附近)、迎仙門(今西門兜)兩座城門。南北夾城建成後,包括羅城在內略呈圓形,故黃滔萬歲寺》詩云:“新城似月圓”。三山鼎峙城中,福州別稱“三山
中文名
夾城
類    型
五代閩國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