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原科技大學

鎖定
太原科技大學(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科大(TYUST),是由中國山西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科技大學是中國第一所重型機械本科院校,也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基地。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文理科為兩翼的研究應用型大學。 [1] 
太原科技大學前身為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創辦於1952年。1953年學校劃歸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1960年更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1965年大連工學院、瀋陽機電學院起重輸送機械專業併入。1998年改為教育部與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理為主。2004年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2016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1]  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2]  2017年入選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1]  2022年,共同成立黃河流域高校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聯盟。 [3] 
截至2024年5月,太原科技大學共有萬柏林校區和晉源校區兩個校區,總佔地約77.3萬平方米。 [83]  下設20個院系; [4]  本科專業66個;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擁有省級“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1個,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羣2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16個,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3個學科位列ESI全球前1%;學校有專任教師1473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8000餘人,擁有國家級和省部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優質教學資源。 [1] 
中文名
太原科技大學 [1] 
外文名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 
簡    稱
科大(TYUST) [5] 
創辦時間
1952年 [1] 
辦學性質
公辦高校 [5] 
學校類別
理工 [1]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1]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6年) [1] 
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2016年) [1]  [84] 
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 [1] 
主管部門
山西省教育廳 [5] 
現任領導
白培康(校長)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截至2024年5月) [1] 
本科專業
66個(截至2024年5月) [1]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截至2024年5月) [1] 
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截至2024年5月) [1]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截至2024年5月) [1]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3個(截至2024年5月) [1] 
院系設置
20個(截至2024年5月) [4] 
校    訓
負重奮進、篤行求實 [5] 
校    歌
《科大之榮》 [5] 
校慶日
10月6日 [5] 
地    址
主校區: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窊流路66號 [5] 
南校區: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舊晉祠路南2段264號 [5] 
院校代碼
10109 [6] 
主要獎項
入圍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2016年) [1] 
中國高校功能材料專業聯盟理事單位(2022年) [88] 
知名校友
陳忠貴(北斗三號總設計師),王民(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嶽普煜(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 
專任教師
1473人(截至2024年5月) [1] 
在校學生
28000餘人(截至2024年5月) [1] 
佔地面積
773000 m² [83] 

太原科技大學歷史沿革

太原科技大學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

1952年,山西省工業廳創辦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1953年,劃歸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更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太原機器製造學校;1955年,漢口機器製造學校(後併入武漢理工大學)鍛衝專業師生全部併入、長春汽校(後併入吉林大學)鍛壓專業教師全部併入。 [1]  [7] 

太原科技大學太原重型機械學院

1960年,更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1965年,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瀋陽機電學院(現瀋陽工業大學)起重運輸機械專業師生全部併入;1998年,學校改為教育部與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理為主。 [1]  [5] 

太原科技大學太原科技大學

2004年,學校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2016年,入選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同年9月,入選為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試點院校。 [1]  2017年,入選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同年,機械工程學科在中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B級及被評為山西省“1331工程”機械工程優勢特色學科。 [8]  [29]  2018年,入選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 [9]  2019年,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批國家一流專業。 [29]  2023年起學校開始招收國際學生,實現國際化辦學的重大突破。 [1] 
太原科技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辦學條件

太原科技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5月,學校設有20個院系, [4]  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法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等8大學科門類、共計66個專業。 [1]  [10] 
太原科技大學本科專業目錄
院系
專業名稱
學位授予學科門類
機械工程學院 [29] 
機械電子工程
工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工學
車輛工程
工學
工業設計
工學
機器人工程
工學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1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工學
自動化
工學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智能裝備與系統
工學
通信工程
工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 [12]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工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工學
能源化學工程(含煤層氣方向)
工學
製藥工程
工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13] 
材料科學
工學
材料加工
工學
焊接冶金
工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14] 
經濟學
經濟學
市場營銷
管理學
會計學
管理學
工業工程(含標準化方向)
管理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工學
外國語學院 [15] 
英語
文學
日語
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1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軟件工程
工學
智能科學與技術
工學
物聯網工程
工學
環境與資源學院 [17] 
環境科學
工學
環境工程
工學
環保設備工程
文學
環境生態工程
文學
資源環境科學
工學
生物工程
工學
安全與應急管理工程學院 [18] 
安全工程
工學
應急技術與管理
工學
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 [19] 
車輛工程
工學
交通運輸
工學
交通工程
工學
物流工程
工學
智慧交通
工學
應用科學學院 [20] 
工程力學(國家特色)
工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工學
應用統計學
理學
數據計算及應用
理學
法學院 [21] 
法學
法學
設計與藝術學院 [22]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產品設計
藝術學
環境設計
藝術學
繪畫
藝術學
人文社科學院 [23] 
社會工作
法學
繼續教育學院 [24] 
高等學歷繼續教育
教育學
體育學院 [25]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教育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26] 
馬克思主義理論
法學
哲學
哲學
國際教育學院 [27] 
-
教育學
研究生學院 [86] 
-

太原科技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1月,學校設有3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分別為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控制科學與工程;擁有工商管理(MBA)、法律、社會工作、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交通運輸、工程管理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8]  設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  同時,學校擁有1個山西省省級“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2個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羣,3個山西省省級重點學科和16個山西省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1]  學校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3個學科位列ESI全球前1% [1]  。2017年,機械工程學科在中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B級。 [29] 
重點/特色學科名單
類別
學科名稱
年份
山西省省級“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
機械工程學科
2017
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羣
重型與軌道交通裝備學科羣、清潔能源與現代交通裝備關鍵材料及基礎件學科羣
-
山西省重點學科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2018
山西省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冶金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力學、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設計學、法學、社會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和化學工程與技術
2018
ESI全球前1% [1] 
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
-
參考資料: [30-31] 
博士學術學位授權點分佈情況表
學科門類
學科代碼
授權點
所屬學院
授權級別
工學
0802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學院
一級
工學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一級
工學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一級
參考資料: [32] 
碩士學術學位授權點分佈情況表
學科門類
學科代碼
授權點
所屬學院
授權級別
工學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一級
工學
0806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一級
工學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一級
工學
0808
電氣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一級
工學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一級
工學
0802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學院
一級
法學
0301
法學
法學院
一級
法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級
理學
0701
數學
應用科學學院
一級
工學
0801
力學
應用科學學院
一級
工學
0803
光學工程
應用科學學院
一級
工學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一級
工學
0835
軟件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一級
工學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一級
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經濟與管理學院
一級
工學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
一級 [33] 
工學
0703
化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
一級 [33] 
經濟學
0201
理論經濟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一級
藝術學
1305
設計學
藝術學院
一級
參考資料: [32]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分佈情況表
學科門類
學科代碼
授權點
領域
授權級別
工學
0854
電子信息
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控制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
一級
工學
0855
機械
機械工程、車輛工程
一級
工學
0856
材料與化工
材料工程、化學工程
一級
工學
0857
資源與環境
安全工程
一級
工學
0858
能源動力
電氣工程
一級
工學
0861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工程
一級
管理學
1256
工程管理
物流工程、工業工程
一級
法學
0351
法律碩士
法律碩士
一級
法學
0352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
一級
管理學
1251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一級
參考資料: [1]  [32] 

太原科技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47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2人,碩士生導師695人,集聚了一批傑出青年人才、長江學者、百千萬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和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青年學術帶頭人、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高校131領軍工程人才、等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有省級教學團隊2個;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1] 
部分優秀人才名單
類別
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慶學 [34] 
教育部長江學者
胡季帆 [35]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胡季帆、黃慶學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胡季帆、楊昌平、衞英慧 [36]  、王安紅 [37] 
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
孟文俊,周存龍、杜曉鍾、 [34]  楊瑞剛 [38]  、郭一娜 [43]  、劉立羣 [39]  、蔡江輝 [44] 
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
楚志兵 [34] 
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
桂海蓮 [40]  、何秋生 [41]  、林金保 [42]  、李傳亮、郭一娜、蔡江輝、崔志華
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
桂海蓮、王效崗 [45]  、李晉紅 [46]  、李傳亮 [47]  、邱選兵 [48]  、謝剛 [49]  、郭一娜、劉立羣、石慧 [50]  、喬彬 [51] 
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孟文俊、周存龍、杜曉鍾、高有山、王效崗、王安紅、謝剛、劉立羣、蔡江輝
省級教學團隊
液壓技術教學團隊、起重機械教學團隊、 [52] 

太原科技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1月,學校設有本科專業66個,其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優勢特色專業6個,省級品牌專業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5個,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7個,山西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專業1個。 [1]  [53]  另有國家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9門。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虛擬教研室建設項目1個、省級認定產業學院2個、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4個,山西省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1個。 [1] 
教學建設成果
項目
名單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54] 
國家級特色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58]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54]  、自動化 [5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56]  、工程力學 [57]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59-60] 
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
車輛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61] 
教育部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商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62]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商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64]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械實驗教學中心 [63] 

太原科技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末,學校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路線,先後與美國奧本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北佛羅里達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日本京都女子大學和日本豐橋創造大學等數十所國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聯合開展大學生“2+2”、“3+1”、等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及教師互訪交流。 [82]  2023年學校完成首屆國際學生招收工作,實現國際化辦學的重大突破。 [1] 

太原科技大學學術研究

太原科技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9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7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8個,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20個;省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省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1個;省級中試基地1個;其他類型平台15個。 [1] 
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台
級別
科研機構
國家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冶金設備設計理論及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省金屬軋製精整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金屬材料成形理論與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磁電功能材料及應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先進控制與裝備智能化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冶金設備設計理論及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先進製造技術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山西省裝備數字化與故障預測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省機械行業製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
山西省重載裝備作業智能化與機器人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省大型鑄鍛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智能檢測與信息處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省現代焊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新能源車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重大裝備液壓基礎元件與智能製造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
智能物料搬運裝備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
冶金連鑄與軋製技術及裝備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
大數據分析與並行計算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
材料精確成形理論與技術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
2D/3D視頻通信與圖像識別山西省科技創新培育團隊
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創業研究院
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
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山西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
太原重型機械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山西省關鍵基礎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山西省互聯網+3D打印協同創新中心
參考資料: [65] 

太原科技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學校現有國家科學進步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近五年獲省部級獎勵50餘項、成果轉化165項、授權專利1100餘項、出版專著126部、牽頭和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50餘項,先後承擔國家級項目150餘項,各類項目總數2500餘項,科研項目總經費達6億元。 [1] 
部分科研成果及獎項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年份
國家科技進步獎
《大噸位系列履帶起重機關鍵技術與應用》(二等獎) [66] 
2013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基於疲勞壽命的通用橋式起重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67] 
2011-20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鎂鋁複合板短流程軋製及其殼體構件一體化成形新方法新技術研究》 [68] 
2019
國家自然學科基金-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
《金屬板材滾動剪切複合連桿機構設計理論及控制系統研究》 [81] 
2014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獎
《4300mm寬厚板軋製技術與成套設備研製與應用》(二等獎) [69] 
2019
實用新型專利
基於身份證開鎖的物聯網電子鎖系統 [70] 
2020

太原科技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圖書館總面積16118.28平方米,閲覽座位2989席(主區1857,南區114,院系資料室170),報告廳座位234席。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44.33萬冊,新增103376冊,生均紙質圖書45.32冊;擁有電子圖書221.56萬冊,電子期刊73.16萬冊,學位論文1029.36萬冊,音視頻128266小時。2022年圖書流通量3.27萬本冊,電子資源訪問量2449.98萬次,電子資源下載量257.35萬篇次。 [71] 
  • 電子資源
截至2023年12月,校園網出口帶寬7.3Gbps,對校園主要區域進行了“有線+無線”一體化覆蓋。多媒體教室245個、示範性智慧教室2個,計算機基礎實驗公共機房21個。全校師生微盤實際容量達到3421.50Gb,獨立文檔12.80萬篇,多人協作文檔8.80萬篇;召開視頻會議21.10萬次,視頻會議總時長184.80萬小時。在超星學習通上,共建立課程1037門,題庫186.70萬道,文本、PPT、視頻、音頻等39.70萬個。 [71] 
太原科技大學圖書館 太原科技大學圖書館
  • 學術期刊
太原科技大學學報》是太原科技大學主辦的全國性學術刊物,前身是《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創刊於1980年10月;主要刊載機械與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信息科學與工程和基礎學科等方面的科學論文、研究報告、專題評述及綜合性評述等內容;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多種權威數據庫和檢索期刊固定引用期刊,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優秀學報,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入網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此外,2016年,獲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中國高校編輯出版質量優秀科技期刊”;2018年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2022年入選“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示範案例期刊。 [72] 
太原科技大學學報 太原科技大學學報
鑄造設備與工藝》創刊於1979年,是由太原科技大學主辦的國家級科技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14-1352/TG,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6694,為國內外多家權威數據庫和檢索系統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用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報刊索引》《機械工程文摘》等。 [73] 

太原科技大學校園文化

太原科技大學學校標誌

  • 校名
太原科技大學,1960年4月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2004年4月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 [5] 
  • 校徽
學校徽志為雙圓套環,徽志內環正中由英語大寫字母“U”和“螺旋式上升電子箭頭”組成,其中,“U”代表“UNIVERSITY”,表示大學之意,“螺旋式上升電子箭頭”表示當代科學技術進步。內環下方是“1952”字樣,表示學校於1952年建立。外環上方是毛體“太原科技大學”,下方是英文“TAIY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5] 
太原科技大學校徽 太原科技大學校徽
  • 校旗
學校校旗為210cm×160cm的長方形旗幟,旗面為標準色中國紅,印有校名、校徽,紅底黃字。 [5] 
太原科技大學校旗 太原科技大學校旗

太原科技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負重奮進、篤行求實 [5] 
  • 校歌:
學校校歌為《科大之榮》 [5] 
大連科技大學校歌 大連科技大學校歌

太原科技大學社團文化

截至2022年6月,太原科技大學共有7個校級組織,分別是:太原科技大學校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志願服務總隊,校團委新媒體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篤行大創聯盟,大學生藝術團,校團委篤行網工作室。 [74]  共有7大類社團,總計82個下屬社團。 [75] 
名稱
成立時間
簡介
NO.1話劇社
1998年5月
隸屬於太原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的文藝性社團,NO.1話劇社始終以“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用藝術錘鍊品質,用作品鼓舞鬥志”為宗旨,以服務同學,豐富校園文化,鍛鍊自我,提高自我為目的,積極致力於校園文化的建設。
太原科技大學愛心社
1998年9月
由有愛心的青年志願者自願組織並利用課餘時間開展活動的學生團體。愛心社秉承“奉獻愛心,完善自我”的宗旨,堅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多年來在校團委的指導和院團委的領導下,深入開展了一系列愛心特色志願服務活動。
太原科技大學法律服務中心
2000年4月
由太原科技大學法學院團委直接領導的由法學優秀學生組成的兼具專業性和公益性的法律服務組織。每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和“12.4”法制宣傳日均在校內外舉行法律宣傳與諮詢活動,並且積極開展敬老院等一系列校外法制宣傳活動。2002年,被評為“山西省十佳青年志願服務集體”和全國大學最優秀的100個社團之一。
就業與創業協會
2005年11月
下屬在校團委,主要負責歷屆畢業生各種大中型招聘會的宣傳服務和會場支持等工作。擁有固定的工作場所,擁有豐富的就業信息及全國各大企業的詳細資料,可以提前瞭解就業動態,並且建立起線上宣傳手段。
太原科技大學民族傳統協會
2013年5月
民族傳統協會發展構想是建立一支集舞龍舞獅、鑼鼓、高蹺、龍舟、搖旱船、霸王鞭、跳銅鼓等涵蓋一切民族傳統專業的團隊。參加過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開幕式的表演,參加過山西省大學生運動會開幕表演,也曾參加過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職工運動會的開幕演出,受邀參加連續三年的“中國沁州北方水城”端午民俗文化節暨龍舟邀請賽開幕式演出,而且多次榮登CCTV中文國際頻道、PPTV直播山西省電視台及山西地方台等電視平台。
參考資料: [76] 

太原科技大學校區情況

截至2023年末,太原科技大學擁有2個校區,分別為主校區和南校區,佔地約77.3萬平方米。 [83] 

太原科技大學主校區

主校區辦學地點位於太原市萬柏林區窊流路66號,又分為東區和西區(新校區)。主校東區是學校歷史最悠久的校區,這裏有着科大最具代表性的仿歐式建築—圖書館。主校西區教學樓呈環形,ABCD四座教學樓環繞串通,風雨操場位於教學樓西側。 [77]  [85] 
太原科技大學主校東區平面示意圖 太原科技大學主校東區平面示意圖
太原科技大學主校東區平面示意圖 太原科技大學主校東區平面示意圖

太原科技大學南校區

南校區又名晉源校區,辦學地點位於太原市晉源區舊晉祠路二段264號。 [77]  校區佔地面積175畝,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其中,實驗室、教室2萬平方米,學生公寓、食堂、生活設施2.4萬平方米。學院擁有250座的多媒體教室2個,50座的語音實驗室2個,新建的計算機網絡中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計算機教學試驗環境,教學儀器總價值120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9.4萬冊。該校區囊括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藝術學院、環境與安全學院、外語學院、體育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法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應用科學學院、華科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 [78] 
太原科技大學南校區平面示意圖 太原科技大學南校區平面示意圖

太原科技大學行政管理

太原科技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副校長
參考資料: [79] 

太原科技大學知名校友

太原科技大學校友遍佈國民經濟各個領域,許多校友成長為優秀的科學家、一流的工程師和傑出的企業家。 [1] 
部分傑出校友名單
姓名
職務
在校時間
陳忠貴
北斗三號衞星系統總設計師
1980級
王民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76級
顧翠雲
三峽1200t橋機主任設計師
1978級
田東風
大連博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大連山西商會名譽會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EMBA、太原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1980級
朱西產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
1983級
嶽普煜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79級
張長建
高級工程師
1982級
參考資料: [1]  [80] 

太原科技大學所獲榮譽

部分榮譽獎項
年份
榮譽獎項
2016年
入圍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
2021年
山西省幹部駐村幫扶工作模範單位 [87] 
2022年
中國高校功能材料專業聯盟理事單位 [8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