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皇寺

(浙江寺廟)

鎖定
天皇寺建於竹海天花板巖最高處,海拔1000.2米,為竹海之巔。
中文名
天皇寺
地理位置
浙江台州温嶺市澤國鎮轄區內
著名景點
擎天柱
著名景點
仰天鬥
白龍潭
認    證
佛教活動場所
始建朝代
唐朝
温嶺天皇寺位於台州温嶺澤國鎮天皇山下天皇村內,故俗稱天皇寺,又稱天皇禪寺。
天皇禪寺其前身稱天皇護法禪寺,始建於唐代,是聞名遐邇之千年古寺.
據清《太平縣誌》記載本寺於唐大順二年(891年)建於鳳城山,相傳一日寺內扣鐘不鳴,里人聞聲天皇山下,特邀高人察之乃福地也,故遷徙現址,宋治平三年(1066年)賜額,俗稱天皇禪寺.
坐落於羣山懷抱,松柏叢中的天皇禪寺,東有獅水依託,西有鶴泉奔鳴,前有五峯為屏,後有天皇山為障,東臨鳳城,西連鳳鳴.寺周有獅子巖、仙人榻、石龜大橋、姑娘嫂殿、仙人造船、擎天柱、仰天鬥、白龍潭等十景綴其中,是獨有的佛國勝地.
隨時光之流逝,殿宇之續修,至清初乾隆四十二年修後殿九間,道光庚子年,建後殿東廂樓三間,光緒十五年建金剛殿三間,遊廊十間,宣統辛酉年建西廂樓三間及膳房等修建三透計四十二間.
天皇禪寺歷經唐,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佛像盛衰數度,但香火絡繹不絕,盛名長青.
文革期間,寺廟建築和佛像毀於一旦,除東廂樓三間外,餘皆破壞殆盡.尤惜者,金剛殿前東側兩棵千年古銀杏高80餘米,直徑210-120釐米,枝葉覆蓋面達500平方米左右的浙南夫妻銀杏王亦難逃遭砍伐之厄運,凡目睹者,無不晃首嘆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春風喚醒宗教古址的復甦.為弘揚佛教傳統文化,滿足佛教信徒宗教活動的需要,由主持法師和地方虔誠居士的申請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經市統戰部和宗教事務辦公室批准,天皇禪寺恢復重建.並於1988年經政府批准為佛教活動場所.建築羣包括: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光明殿、水月寶閣、彌勒院、東西廂房.主體建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基本落成.其中大雄寶殿佔地面積1530平方米,為浙南之最,經過裝修階段的外壁彩繪,畫棟雕樑,佛像貼金,定於零九年十月舉行開光慶典.建築尤雄者為大雄寶殿前九龍石壁,石壁全長21米,寬11米,佔地面積231平方米.全部由上等青石雕刻而成,羣龍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翻江倒海,大氣磅礴.規模之大,位居全國寺院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