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生城遺址

鎖定
天生城遺址,又名天子城,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周家壩街道流水社區,是南宋至清朝時期的遺址。 [2] 
天生城遺址為宋蒙(元)戰爭山城遺址,建於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明末清初為抵禦張獻忠及清軍入川,曾予補築,清晚期再次補築。天生城遺址有前、中、後三道城門及兩道卡門,另有一字牆殘跡。城內現存南宋“淳祐”“寶祐”“鹹淳”等時期5處築城題記及碑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記功碑1處。另有古炮台,大水池,水井、水塘等遺蹟,並有部分古建築遺蹟。天生城遺址是川渝地區宋蒙(元)戰爭山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宋蒙(元)戰爭的重要戰場之一,對研究宋蒙(元)戰史及山城營建技術等有着重要價值。 [3]  [5] 
2013年5月,天生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天生城遺址
地理位置
重慶市萬州區周家壩街道流水社區
所處時代
南宋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401-1-40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天生城遺址歷史沿革

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餘玠任四川安撫制置使時,為抗禦蒙古軍侵擾而築天生城,並遷萬州州治於此,後又有數次增築。天生城與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忠縣皇華城、雲陽磐石城等同為南宋時期宋元戰爭西線山城防禦遺址之一。 [3]  [5] 
清代咸豐三年(1853年),修築前寨門卡門。 [3]  [5]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修築的後寨門卡門以及西南崖壁上調查發現的“地主姚老爺咸豐七年三月”所修“泰平洞”、中寨門南側的“瘋子洞”等。 [3]  [5]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萬縣防空指揮部在天生城設監視哨、瞭望哨,並佈置高射機槍。據鄉人指認,前寨門上兩座“炮台”即為當時所留,附近還有“海軍第一司令部”等抗戰時期臨時機構。 [5] 
1976年、1984年,中國宋史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歷史系胡昭曦教授兩次至天生城實地考察,並將考察報告收錄於《巴蜀歷史考察研究》中。萬州本地專家學者也一直關注天生城遺址的研究,如三峽學院滕新才教授和萬州博物館顏澤林副館長祝定龍先生等,多次實地踏查,並陸續發表《宋末萬州天生城抗元保衞戰》《〈天城石壁記〉的文獻價值》《天生城崢嶸史》《天生城芻考》等研究成果。 [5] 
2014年5月下旬,重慶文化遺產研究院專家對天生城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和勘探,進一步發掘其價值。
天生城遺址考古區域
天生城遺址考古區域(3張)
2017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天生城遺址開展了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調查面積約2平方千米,發現城門(卡門)、採石場等文物點28處。發掘面積約3106平方米,清理揭露城牆、城門、房址、道路、排水溝、水池等各類遺蹟68處。收穫是,首次在鵝公包、東外城等區域發現多處宋代建築遺存,填補了城址年代的相關空白;基本廓清了城址宋代以來內、外兩重城圈的佈局結構,確認宋代天生城由山頂台城、東外圍城及北外子城三部分組成,印證了《宣相楊公攻取萬州之記》中“一鼓而拔其外城”的相關記載;新發現一批保存較好的宋代至民國時期採石場、洞居建築、防空洞、炮台,深化了對城址文化延續性的認識;重點清理的兩處清代大型院落基址,佈局完整、保存較好,為內城功能分區提供了重要線索。 [3]  [5] 
漢至六朝遺存 漢至六朝遺存
2021年,重慶市萬州天生城遺址考古工作中,選取了遺址東部和西南部部分區域,新發現一批新石器至商周時期、漢至六朝時期、宋代、明代、清代至民國的遺存。其中,漢至六朝遺存為首次發現,進一步拓展了該遺址的歷史沿革。 [2-3] 

天生城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天生城遺址
天生城遺址(5張)
天生城遺址所在山體為一南北向展布的脊狀獨立殘丘,由鴨嘴殼、鵝公包、鵝公頸和天城山主體四部分組成,大致呈南北走向,東西兩側多為緩坡與陡崖交替上升至山頂。地勢由北向南大體呈增高趨勢,長約1500米。山體南寬北窄,最寬處位於天城山南端,寬約500米,最窄處位於鵝公頸段,寬約40米。天生城由山頂台城、東外圍城及北外子城三部分組成為內、外兩重城圈三個片區的佈局結構。 [5] 
內城
後寨門遠景 後寨門遠景
山頂台城,即環繞天城山頂部一週的山頂環城。城圈周長約1820米,面積約111145平方米。城門3座,分別開於南、東及北部,即前寨門、中寨門與後寨門,現存各門均為甕城結構,主城門外另附卡門一道。內城城圈東側主要為人工砌築的石構城垣,自前寨門開始沿山崖外緣延伸,經中寨門至後寨門,全長約749米,殘高1.1~1.8米。其間佈設突出城圈外的半圓形墩台7座,其中前寨門至中寨門4座,中寨門至後寨門3座。西側主要依山崖為天然城垣,多未砌築人工牆體,僅在甘堰塘西南山崖外側發現炮圓形墩台1座,兩側延伸約15米城牆,殘高3.2米。 [5] 
外城
外城主要分佈於天城山二級山崖。主要發現有北外城、東外城兩部分。北外子城,位於後寨門北部鵝公頸至鵝公包一帶。鵝公包遺址發現有保存較好的宋代城牆,繞鵝公包一週,殘長約83米,殘高約1.6米。鵝公頸中部殘存清代卡門遺址1處。東外圍城,由南北兩道一字牆及沿二級山崖外緣砌築的城牆圍合而成,南北長約408米,東西寬30~55米,面積約16500平方米。南一字牆位於中寨門南側約120米,北一字牆位於後寨門卡門下,均西端起築于山崖根部,向東延伸至二級山崖外緣。南、北一字牆中部各開卡門一道。兩道一字牆由二級山崖外緣城牆連接,其中南段及中段為人工砌築城牆,北段依山崖為天然城垣,未砌築人工牆體。中段現存半圓形墩台1座。 [5] 
內城變遷情況
清代院落 清代院落
城門:前、中、後寨門3座城門處均發現有宋代遺蹟,根據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劉應達增修材料,宋代亦至少有3座城門。前寨門,清代卡門位置較宋代甕城內收;中寨門,宋代稱“東門”,清代修築中寨門卡門,將宋代東門下采石場包裹;後寨門,清代卡門基本修葺於宋代甕城基礎之上,主城門向北推移,將宋代城門包裹。
城垣:宋、清兩代城垣位置變化不大,後寨門東段城牆,因寨門位置變化,清代城牆較宋代靠外。此外,宋代西側可能全部依山崖為牆,清代則補築了炮台1座及城垣1段,應與外側崖居建築有關。 [5] 
外城變遷情況
北外子城:據鵝公包遺址發現的宋代城牆疊壓道路情況分析,宋代天生城建城之初,鵝公包處為北方出城的道路,後期又補築鵝公包城牆,構建北外城防禦。清代縮小防禦範圍,放棄鵝公包區域,將外城退縮至鵝公頸卡門處。道路作為北部重要出城通道,仍在繼續沿用,僅將鵝公包頂部段移至西側,下部直接疊壓宋代道路。
東外圍城:據東外城北門解剖情況及東外城東牆調查發現,城門、城牆均存在直接疊壓現象,宋清兩代東外城北牆、東牆及北門基本重合。東外城南牆可能也較為一致。清代僅於東牆南部增築炮台一座。東外城東牆可能有城門分佈,位置應在現中部上山道路與東牆交匯處。 [5] 

天生城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出土宋代瓷碗、瓷盞 出土宋代瓷碗、瓷盞
天生城遺物多為地層內出土,包括瓷碗、瓷盞、瓷香爐、瓷瓶、銅錢、筒瓦等。 [2] 
喜字罐
喜字罐 喜字罐
在一處清代房址的墊土內發現了四個保存較好的‘喜字罐’,且其內有銅、玉、石、玻璃等遺物。墊土內埋藏‘喜字罐’應是鎮宅的一種方式,體現了當時的風俗習慣。 [3] 
摩崖題刻
南宋摩崖築城題記 南宋摩崖築城題記
天生城遺址東外城有多處摩崖題刻,分別為呂師愈天生城題刻、劉應達增築天生城記題刻、呂師夔重修天生城題刻、萬州守臣李某題刻、“天生城”題刻及王師能《天城石壁記》。 [5] 
天城石壁記
天城石壁記
天城石壁記(1張)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夔東路宣撫使、金吾衞上將軍楊文安率軍攻克南宋萬州(今萬縣市)天生城總管王師能受命擔任萬州安撫使,特撰《宣相楊公攻取萬州之記》勒於石壁。這篇文獻是研究天生城之戰(1242~1276)原始可靠史料。該摩崖石刻現存萬縣市天生城遺址前寨門與中寨門之間巖壁上,高180釐米,寬150釐米。由於年代久遠,風化嚴重,字跡剝落,僅454字可以識讀。 [4] 

天生城遺址研究價值

天生城遺址的發掘證實早在先秦時期已經是一處人類生活居址。這一發現與峽江地區商周時期遺存通常分佈在臨江台地或低海拔地區的狀況有明顯區別,為研究三峽地區先秦時期人類對居址環境的選擇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是對先秦時期人地關係研究的重要補充,對商周時期相關考古學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 
天生城遺址作為宋元戰爭山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宋元史和古代軍事歷史具有較高價值。天生城在險峻山勢上的築城技術及城牆獨具匠心的修建技術,具有重要的古代藝術景觀價值和營造技術價值。 [3] 

天生城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天生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天生城遺址旅遊信息

天生城遺址地理位置

天生城遺址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周家壩街道流水社區。

天生城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天生城遺址,路程約8.3千米,用時約19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