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寧寺前殿

鎖定
天寧寺前殿,位於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區西寺西街,天寧寺當地俗稱“西大寺”或“西寺”,與市區東北隅的邢台開元寺(俗稱東大寺)遙遙相對。天寧寺初建於唐貞觀年間,時名“花池蘭若”。天寧寺現存天寧寺前殿一座。 [1]  [3-6] 
天寧寺前殿為一座單檐三間歇山頂建築, [4]  整座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通面闊14.25米,進深兩間分別為4.77米,通進深9.54米。 [5-6]  天寧寺前殿用柱10根,柱頭卷殺,側腳生起接近於《營造法式》“三間升高二寸”的規定。柱上施五鋪作斗拱承託屋檐。樑架結構為抬梁式露明造,整體構架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3]  天寧寺前殿形式靈活、斗拱重橫交錯,在繼承並靈活運用傳統技術的前提下有所創新。 [5]  天寧寺前殿作為邢台地區最為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 [4]  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結構形制而具有重要的價值和研究意義。 [3] 
2013年5月3日,天寧寺前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7] 
中文名
天寧寺前殿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區西寺西街
所處時代
元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732-3-03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天寧寺前殿歷史沿革

據《邢台縣志》《順德府志》記載:天寧寺初建於唐貞觀年間,時名“花池蘭若”,是時為一座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 [3]  [5] 
天寧寺自唐始建至元代,發展為擁有前殿、大殿、東西配殿、山門及石塔在內的龐大建築羣體,其主體建築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左右均衡對稱。
天寧寺前殿
天寧寺前殿(3張)
宋政和年間,賜額“天寧萬壽禪林”。
金元時期,天寧寺仍為“邢州之聞剎”。
元代,虛照禪師曾主持寺廟,香火鼎盛,名“大天寧寺”。 [8] 
明、清時期,天寧寺屢次修葺,仍保持着元代的規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寧寺被邢台縣土產公司佔用。
1970年,山門及正殿被拆毀,僅存天寧寺前殿一座。 [3]  [4]  [5]  [6] 
天寧寺前殿 天寧寺前殿

天寧寺前殿建築特色

天寧寺前殿結構

天寧寺前殿為一座單檐三間歇山頂建築, [4]  整座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通面闊14.25米,進深兩間分別為4.77米,通進深9.54米。據勘察遺蹟表明,原來前檐三間施格扇,後檐明間施板門,因改動,原裝修已無存,前檐明間裝新式門兩扇,次間裝窗,其餘各部分均為牆體圍護。 [6]  [5] 
天寧寺前殿用柱10根,柱頭卷殺,側腳生起接近於《營造法式》“三間升高二寸”的規定。柱上施五鋪作斗拱承託屋檐。樑架結構為抬梁式露明造,整體構架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中柱柱頭直接支承於頂部三架樑下皮,前後雙步梁及三步梁梁尾直接插入中柱中,連接處施雀替以輔助支撐,雙步梁及三步樑上下以駝峯兼隔架科支承,脊檁兩側施叉手,蜀柱落於三架樑上。結構中適用駝峯、叉手、攀間斗拱、攀間枋、替木等構件。檐柱補間各施兩朵,柱頭與補間均為雙下昂五鋪作,裏拽五鋪作重栱計心。前檐當心間兩朵補間斗栱每層平昂兩側置45°斜栱,後檐當心間補間兩朵同前檐梢間補間靠檐柱側對稱兩朵斗栱。屋內隔架科多十字隔架,襻間斗栱多一斗三升。 [3] 
天寧寺前殿闌額高狹,出柱刻為弧形,普拍枋出頭刻作海棠瓣樣式,單檐歇山頂。其脊及吻獸以綠琉璃質地的飾件層層壘砌,檐下施斗拱,其中平身科每間兩攢,式樣為五踩雙下昂計心造。斗拱用材雖不甚大,但分佈疏朗。 [5]  [6]  [4] 
天寧寺前殿

天寧寺前殿特色

天寧寺前殿形式靈活、斗拱重橫交錯,在繼承並靈活運用傳統技術的前提下有所創新,形態各異的斗拱不僅使樑架的淨跨度相對減小,增強了樑架抗彎性能,同時也使大木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均有所加強。
天寧寺前殿種類繁多的斗拱凹凸交錯、起伏進退,使建築更富動感,和諧、秀麗。鬥上置棋,棋上置鬥,將粗細、方圓、長短不同的木頭穿插組合,整合梁枋檁柱,加固接點,傳力於柱,寓繁於簡,又高深莫測,在屋檐陰影的籠罩下而產生的錯落紛繁的光影,空間上若虛若實,造型上則如盛開的花朵,產生了既為結構又為強烈裝飾的效果,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 [5] 

天寧寺前殿文物遺存

天寧寺前殿有歷代遺留下的大量碑刻、石幢等,如五代時期的“天寧寺尊勝陀羅尼經幢”,元代“天寧寺四大天王殿記”“天寧寺重修水殿功德記”“天寧寺顏公提點碑”“天寧寺虛照禪師明公塔銘”和清乾隆重修碑等。 [6] 

天寧寺前殿歷史文化

  • 年代考證
天寧寺前殿
天寧寺前殿(4張)
天寧寺前殿斷代為元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點:
1、該建築存在較為明顯的升起和側腳。
2、闌額普拍枋截面比例較大、出頭入瓣處理較為古樸、柱頭有卷剎。檐牆之上是柱頭,其中只有前後明柱有半卷剎,檐柱山柱無卷剎。這種做法金代以後才出現,進入明代晚期消失,屬於柱頭卷剎向不卷剎過渡時期產物。具有元末明初特徵。
3、鋪作層存在元代多見的斜拱和翼形拱、且後尾做法亦接近元代。從整體上看,該建築鋪作用材較小,且相對密集,這是元代以後建築的顯著特徵。
4、收山尺度較大。
5、內部隔架較為古樸,有宋金遺風,與明代做法有明顯不同。 [4] 

天寧寺前殿文物價值

天寧寺前殿作為邢台地區最為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 [4]  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結構形制而具有重要的價值和研究意義。 [3] 

天寧寺前殿保護措施

天寧寺規劃界定範圍為,天寧寺西長220.1米,東長222.5米,北寬102.4米,南寬95.9米,共佔地2.19米公頃(32.85畝)。
1989年9月,邢台市政府批准天寧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天寧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定為“明代”建築。
1995年,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派專業技術人員對天寧寺前殿進行實地勘測並制訂復原設計方案。
2011年,經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對天寧寺前殿進行修繕。
2012年6月,開始對天寧寺前殿斗拱進行修整。 [3]  [5]  [6] 
2013年5月3日,天寧寺前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確定年代為元代。 [4]  [2]  [7] 
天寧寺前殿國保碑 天寧寺前殿國保碑

天寧寺前殿旅遊信息

  • 地址
天寧寺,位於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區西寺西街。
  • 交通
自駕經邢台市 途經:紅星街、西寺西街即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