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象寺塔

鎖定
大象寺塔,又稱龍王廟塔、平政塔、安陽塔,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城關街道安陽村東北黃土塬上,建於宋代,因建在原大象寺內而得名大象寺塔。 [1]  [5]  [7-8] 
大象寺塔為方形密檐式實心磚塔,殘高約25.88米,下有4.8米見方的基座,十三級,除一層可進入外,塔身上部均為實心,不能登臨。大象寺塔身部用青磚壘砌,壁面磚與磚間用是黃泥漿砌縫的,第一層塔身高度約為6.25米,以上每級為層疊的密檐,逐漸收分遞減,呈弧線形。大象寺塔是一座迴音塔,站在塔北的衚衕裏用兩塊瓦片輕輕敲擊,可清晰地聽到“咯哇——咯哇——”類似青蛙的叫聲,其它三面均無此現象。該塔向東北方傾斜,塔頂已偏離重力中心接近5度。大象寺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為研究佛教史、科技史和古代建築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6]  [9] 
2013年3月5日,大象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大象寺塔
地理位置
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城關街道安陽村東北黃土塬上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421-3-71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別    名
龍王廟塔
平政塔
安陽塔

大象寺塔歷史沿革

宋代,建大象寺塔。 [8] 
2018年,原合陽縣文物旅遊局對大象寺塔進行搶險加固。 [4] 

大象寺塔建築特點

  • 綜述
大象寺塔為方形密檐式實心磚塔,殘高約25.88米,下有4.8米見方的基座,十三級,塔剎和塔身頂層均已坍圮。塔身每一層均有不同程度的損毀,西立面、南立面破損較為嚴重,東立面、北立面較為完好。
大象寺塔的第一層檐下普柏枋上設有斗栱,其造型精巧,模仿木構建築的斗拱形制。一層西向有塔門,塔門進入有一間內室神龕,內室牆壁的壁畫由於缺乏保護已經遭受嚴重損毀,內室的造像均已遺失。除一層可進入外,塔身上部均為實心,不能登臨。塔身的殘缺處可見唐代手印磚,黃膠泥勾縫。
大象寺塔身部用青磚壘砌,塔磚平均規格為37釐米×18釐米×6釐米,壁面磚與磚間用是黃泥漿砌縫的,泥縫適中,泥縫平均寬度大約為2釐米~3釐米。壁體內磚與磚間用黃泥漿粘合。最底層的塔身高度最高,佔比最大,以上每級為層疊的密檐,逐漸收分遞減,呈弧線形。
第一層塔身高度約為6.25米。塔身自下而上逐級有明顯收分,各級以逐級遞增的百分比收分率逐級內收。約為下部一層的高度。第一層塔檐用斗栱承託,斗栱製作規整,局部有一定殘損,為磚雕單杪四鋪作斗栱。在塔身各層四角隅均有不同程度損壞,局部殘損處可看到塔體內暗設的木質橫樑。各級檐上部為層層反疊澀收檐,塔身層間疊澀出檐,飾菱角牙子;槽頭為仿木構雙排椽頭與瓦壟,塔下無基座。塔體由塔身和塔頂寶剎兩部分構成,未發現地宮。塔剎部分今已不存,僅剩塔身。
大象寺塔是一座迴音塔,站在塔北的衚衕裏用兩塊瓦片輕輕敲擊,可清晰地聽到“咯哇——咯哇——”類似青蛙的叫聲,其它三面均無此現象。該塔向東北方傾斜,塔頂已偏離重力中心接近5度。 [9] 
  • 外部形式
大象寺塔無地宮,現狀塔剎部分已不存,塔身部分共有十三層。
(1)第一層塔身。
由於大象寺塔無塔基部分,因此第一層塔身的高度較高,現狀第一層塔身高度為6.25米(地面至第一層塔檐上部的高度)。大象寺塔平面呈方形,周身由方磚磚砌而成。第一層塔身西面有一拱形塔門,現狀塔門高度約1.92米,寬約0.80米,塔門上部及底部均有破損。塔身牆體部分四面均有若干個孔洞,第一層內部神龕有天頂和壁畫。
第一層塔身自塔最下部至1.1米高度左右微微凸出。塔身西側、南側底部破損較為嚴重,破損範圍高度達1.5米左右。部分破損處可看出局部磚塊為工匠所制手印磚。
第一層塔身檐下部分總高度為5.15米。第一層塔檐有磚雕斗栱承託,斗栱形制為磚雕單杪四鋪作斗栱,斗栱部分高度為0.44米,凸出第一層塔身下部約0.26米。斗栱下有雙層磚仿木構普拍枋,承託磚雕斗栱部分。
斗栱部分上部為5層磚疊澀出檐,每層兩端層層向兩端和前方延長,每層之間都較下一層向外延伸約0.12米。除與斗栱部分相接的第一層出檐為平磚出檐外,其上面四層出檐槽頭均運用非常細緻的磚雕手法,仿造木構建築的造型,雕刻出仿木構雙排椽頭與瓦壟,古樸精美。其中,每個椽頭寬度約為0.09米,瓦壟部分約為0.08米。從塔身殘破檐角可看出仿木構建築的瓦壟部分的側面造型呈現內厚外薄的弧線形,造型優美。第五層出檐造型又有不同,其雙排椽頭部分造型與下層相同,瓦壟部分造型較下層更為輕盈細膩,呈現微微的曲線起伏狀,從殘損局部可看出瓦壟邊緣有模擬滴水和瓦當的形態,且在最外緣磚厚度更加薄。自第五層也就是最外層出檐起,塔檐上部層層反疊澀收回出檐,共5層磚反出檐,每層收回的距離不同:由外向內算起,最外層出檐收回距離為24.7釐米;第一層收回距離為22.3釐米;第二層收回距離為18.9釐米;第三層收回距離為16.5釐米;
第四層收回距離為14.7釐米;第五層收回距離為13.4釐米。第一層塔身的塔檐部分總高度約1.47米。
(2)第二層塔身。
第二層塔身相比較於第一層塔身,在外部形式上既有着很大變化,又在結構上相互呼應。第二層塔身總高度為2.36米(第一層塔檐上部至第二層塔檐上部的高度)。
第二層塔身現狀情況相對較好,僅在四角和最外層塔檐處有輕度的損壞。第二層塔身檐下牆體部分約為1.08米。西面為平磚面,東面牆體正中開一小神龕,為磚砌拱形,神龕內無造像。神龕兩側牆體上下共開有4個孔洞。東面、北面無神龕,各開有3個孔洞。
第二層塔身塔檐部分沒有磚刻斗栱,塔檐部分總高度約1.28米。牆體部分上有雙層磚仿木構普拍枋,其上飾一層磚寬度的菱角牙子每面均有19個,菱角牙子兩端做直角處理;其上為7層疊澀出檐,層層檐口呈拱形弧度伸出,每層伸出的距離不同:第一層伸出距離約為8釐米;第二層伸出距離為8.7釐米;第三層伸出距離約為10釐米;第四層伸出距離約為11.6釐米;第五層伸出距離約為13.7釐米;第六層伸出距離約為18.2釐米;第七層(最外層)伸出距離約為21.8釐米。第七層與第八層出檐特殊處理,第七層下塔檐與第一層塔身下塔檐形式相同,其槽頭為仿木構雙排椽頭與瓦壟,但第二層塔身的椽頭與瓦壟的間距相較於第一層塔身,寬度變大;第八層塔檐與第一層塔身最外部出檐形式相同,瓦壟邊緣有模擬滴水和瓦當的形態,且在最外緣磚厚度更加薄。最外層出檐上部為5層反疊澀收檐,每層收回的距離不同:由外向內算起,最外層出檐收回距離為19.6釐米;第一層收回距離為25.7釐米;第二層收回距離為19釐米;第三層收回距離為16.4釐米;第四層收回距離為14.5釐米;第五層收回距離為12.6釐米。
(3)第三層塔身至第十三層塔身。
大象寺塔原有十三層,現狀塔剎部分已損毀,第十三層頂部有破損。總體來看,塔身上半部西側和南側有一定破損,東面和北面保存較為完好。第三層塔身至第十二層塔身的外部形式與第二層塔身相似,僅在塔身四邊的寬度上層層收分,塔身高度逐層遞減;塔外觀上整體呈現兩側對稱的弧線形。塔身上部有些層開有佛龕:第三層西面開有一磚砌拱形佛龕,尺度較小;第七層南面開有一四分之三圓形佛龕,寬度較大。部分層牆面開有排水孔洞。
第三層塔身至第十三層塔身主要在塔檐部分稍作變化。其中,第三至第九層塔身塔檐形制自下而上為:雙層磚仿木構普拍枋,一層菱角牙子,4層磚疊澀出檐,一層仿木構磚雕槽頭,最外層塔檐,5層磚疊澀收檐;第十至第十三層塔身塔檐形制自下而上為:雙層磚仿木構普拍枋,一層菱角牙子,3層磚疊澀出檐,一層仿木構磚雕槽頭,最外層塔檐,4層磚疊澀收檐。隨着層數升高,菱角牙子和仿木構磚雕槽頭的數量也隨之減少。與第二層塔身相似,第三層至第十三層塔身的塔檐部分同樣為由內向外遞增疊澀出檐或疊澀收檐。
大象寺塔的第三層至第十三層塔身四邊的寬度逐級遞減。以塔身塔檐最寬處計算,自第三層至第十三層寬度分別為:6.31米、6.20米、6.03米、5.89米、5.47米、5.25米、5.02米、4.81米、4.42米、3.92米、3.25米。 [9]  [10] 
  • 內部形式
大象寺塔為實心磚塔,僅在第一層西側開有拱門,門寬0.8米,高1.92米,內有一小塔心室。其塔身上部其餘層均為實心,實心部分為夯土滿填。
小塔心室內的造像已經遺失。塔心室呈邊長為1.6米的正方形空間,內壁為牆壁四周僅有殘存壁畫,現狀由於缺乏保護,多處可見人為的塗鴉和劃痕,破壞嚴重。據周邊村民反映常有人在塔心室內燒火,導致牆壁發黑。塔心室內牆壁高度約為3米。由東面內壁殘存壁畫可看出原有造像應為坐東朝西,面向塔門。
塔心室內頂為鬥四式磚砌穹隆,疊澀收分,共六層,形成一個四面體的“寶罩”。第一、三、五層均裝飾五個菱角牙子,其餘層為平磚。穹隆部分的高度約為0.6米。 [10] 
大象寺塔

大象寺塔文物遺存

大象寺塔的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七層內有神龕。大象寺塔前10餘米有建築基址1處,原有明隆慶六年“大象寺花雲居碑”1通,碑文記載山西道監察御史進香事宜,該碑已搬遷。 [9]  [10]  [7] 

大象寺塔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大象寺塔因建在原大象寺內而得名。大象寺之名曾見錄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郃陽縣誌》和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郃陽縣全志》,寺於抗日戰爭時期廢毀,僅存寺塔。 [7] 

大象寺塔文物價值

大象寺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為研究佛教史、科技史和古代建築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6] 

大象寺塔保護措施

2003年9月24日,大象寺塔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塔基四邊外延8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四面外延50米。 [2] 
2013年3月5日,大象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大象寺塔旅遊信息

  • 位置
大象寺塔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城關街道安陽村東北黃土塬上。 [1]  [5]  [7] 
  • 交通
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乘坐公交102路,金水小區B區站或金水小區C區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