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彬壺

鎖定
説到“大彬壺”和“鳴遠碟”,在紫砂藏界可謂無人不知。作為明清時期最富盛名的兩位紫砂宗匠,時大彬和陳鳴遠的紫砂作品備受文人雅士的推崇,當時便有“宮中豔説大彬壺,海外競求鳴遠碟”的説法。此次赴港展出的“大彬壺”和“鳴遠壺”均為南博院藏,有趣的是,兩把壺的名字都與瓜果有關。
中文名
大彬壺
館藏地點
南博
南博所藏的“大彬壺”名曰“梨皮提樑壺”,壺身為圓形圓底,造型渾厚,古樸雋麗。之所以稱作“梨皮”,是因為該壺用泥是在栗色粗砂土中摻入黃色剛砂土,使得壺身表面泛出閃閃奪目的金黃色斑,俗稱“梨皮泥”。這把“梨皮壺”的壺蓋口沿上有陰文“大彬”款,曾是著名畫家吳湖帆的舊藏。
另一把陳鳴遠款的“東陵瓜壺”則更具文人意趣。此壺造型為一個圓碩豐滿的南瓜,壺腹處刻有“仿得東陵式,盛來雪乳香”的行楷銘文,既點出了西漢東陵侯邵平棄官為民在長安種瓜的故事,又將“東陵瓜”與雪水沏茶融為一體,文人情結躍然壺上。專家告訴記者,陳鳴遠所制南瓜壺僅有3把存世,如今藏於博物館可對外展出的僅有南博這一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