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寺鎮

(天津市西青區下轄鎮)

鎖定
大寺鎮,隸屬天津市西青區,位於天津市西南部 [8] 西青區東部,東與津南區毗鄰,南與王穩莊鎮相依,西與精武鎮接壤,北靠外環線與李七莊街道相鄰, [2]  區域總面積78.36平方千米。 [6]  截至2019年末,大寺鎮户籍人口為44366人。 [6] 
西漢時,現大寺鎮境域屬渤海郡東平舒縣;1995年12月,由大寺鄉改為大寺鎮。 [2]  截至2020年6月,大寺鎮下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靜水道1號。 [2] 
截至2019年末,大寺鎮有工業企業367個,其中規模以上4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1個。 [6] 
中文名
大寺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天津市西青區
地理位置
西青區東部
面    積
78.36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靜水道1號
電話區號
022
郵政編碼
300385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峯山藥王廟
車牌代碼
人    口
4436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大寺鎮建置沿革

西漢,屬渤海郡東平舒縣
南北朝,屬北魏北齊之平舒縣
隋、唐,屬魯城縣
五代十國,屬乾寧軍
北宋,屬乾寧縣
元至元八年(1271年),境內屬靖海縣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隸屬河間府
民國十二年(1923年),隸屬靜海一區(駐地大侯莊)。 [2] 
1950年7月,天津縣原第四區的部分村莊和原第五區的大任莊、南里八口、北里八口、賈莊子合併為天津縣一區(駐地鹹水沽),境內津淄公路東其他村莊仍屬第五區。
1953年,天津縣一區的大任莊、南里八口、北里八口、賈莊子及長泰村劃歸津西郊區。
1953年7月,路東各村分別建立5個鄉:張道口鄉、大任莊鄉、南里八口鄉、大寺鄉、大蘆北口鄉。
1955年,津西郊區大任莊鄉所轄繼泰(即長泰)農業生產合作社劃歸津南郊區巨葛莊鄉。 [7] 
1957年8月,屬靜海縣大南河鄉。 [2] 
1958年3月,西郊區將28個鄉合併為15個鄉,大寺鄉和大蘆北口鄉合併,稱大蘆北口鄉,原大任莊鄉、張道口鄉、南里八口鄉合併,稱大任莊鄉。8月,東風(後稱衞南)人民公社成立,境內有三個聯村生產大隊。
1959年,在3個聯村生產大隊的基礎上建立大蘆北口、大寺、大任莊3個管轄區。
1963年,衞南人民公社及管理區建制撤銷,境內分別成立大蘆北口和大任莊2個人民公社,張道口、門道口併入梨園頭人民公社。
1964年,大蘆北口人民公社增加南里八口、北里八口、賈莊子3個生產大隊,成立大寺人民公社。原大任莊人民公社撤銷,大任莊、周莊子、倪黃莊也併入梨園頭人民公社。 [7] 
1967年10月,大寺人民公社建立革委會籌備組。 [2] 
1968年2月,建立大寺人民公社革委會。 [2] 
1969年7月,梨園頭人民公社的大任莊、周莊子、倪黃莊、張道口、門道口5個生產大隊和小卞莊人民公社的青凝侯大隊併入大寺人民公社。 [7] 
1980年4月,撤銷大寺人民公社革委會,成立大寺公社。
1983年6月,由大寺公社改為大寺鄉。
1995年12月,由大寺鄉改為大寺鎮。 [2] 

大寺鎮行政區劃

2016年末,大寺鎮下轄龍居、泉集裏2個社區,大任莊、周莊子、賈莊子、王莊子、石莊子、李莊子、倪黃莊、大寺、南口、北口、蘆北口、張道口、門道口、王村、青凝侯15個行政村。 [2] 
截至2020年6月,大寺鎮下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泉集里社區、龍居花園社區、福特納灣社區、博文苑社區、遠洋萬和城社區、大寺村、王村、蘆北口村、青凝候村、王莊子村、石莊子村、李莊子村、南口村、北口村、賈莊子村、大任莊村、周莊子村、倪黃莊村、張道口村、門道口村, [3]  鎮人民政府駐靜水道1號。 [2] 

大寺鎮地理環境

大寺鎮位置境域

大寺鎮,位於天津市西南部 [8] 西青區東部,東與津南區毗鄰,南與王穩莊鎮相依,西與精武鎮接壤,北靠外環線與李七莊街道相鄰, [2]  區域總面積78.36平方千米。 [6] 

大寺鎮地形地貌

大寺鎮地處河流沖積與海積平原交錯地帶,平均海拔3米;地勢平坦。 [2] 

大寺鎮氣候

大寺鎮屬温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冷暖宜人;年平均氣温11.6℃;1月平均氣温-5.1℃,7月平均氣温26℃;年平均降水量590毫米;無霜期年平均184天。 [2] 

大寺鎮水文

大寺鎮有衞津河流經境內,津港運河、大沽排污河貫通南北。 [2] 

大寺鎮自然資源

2011年,大寺鎮有耕地1.6萬畝。大寺鎮地處王蘭莊地熱異常區,地熱資源豐富,水温58℃—84℃。

大寺鎮人口

2016年末,大寺鎮總人口4624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286人,城鎮化率59%;另有流動人口8.4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2930人,佔49.6%;女性23317人,佔50.4%;14歲以下8865人,佔19.17%;15—64歲32076人,佔69.36%;65歲以上4306人,佔11.47%;以漢族為主,達45587人,佔98.57%;有滿、朝鮮、回、蒙古等20個少數民族,共660人,佔1.43%。2016年末,大寺鎮人口出生率16.54‰,人口死亡率11.22‰,人口自然增長率5.3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0人。 [2] 
截至2017年末,大寺鎮常住人口為111882人。 [4]  截至2018年末,大寺鎮户籍人口為47272人。 [5]  截至2019年末,大寺鎮户籍人口為44366人。 [6] 

大寺鎮經濟

大寺鎮綜述

2010年,大寺鎮完成生產總值47.07億元;三級財政收入6.66億元;固定資產投入49.7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633元。
2016年,大寺鎮本級財政總收入5.73億元,比2015年增長9.21%;三級財政總收入1.51億元,比2015年增長17.42%;總税收15.7億元。 [2] 
截至2018年末,大寺鎮有工業企業393個,其中規模以上4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1個。 [5] 
截至2019年末,大寺鎮有工業企業367個,其中規模以上4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1個。 [6] 

大寺鎮農業

2010年,大寺鎮實現農業增加值7063萬元。

大寺鎮工業

2016年末,大寺鎮有各類工業企業354家,其中規模企業47家,超億元企業13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為142.7億元,比2015年減少26.36%;焊接材料行業比重佔規模企業的30.6%;鋼鐵製造業行業比重佔規模企業的16.7%;生物醫藥行業比重佔規模企業的3.1%;汽車零部件行業比重佔規模企業的2.4%;其它行業比重佔規模企業的47.3%。 [2]  大寺鎮形成了以醫藥、精細化工、鋼材改制、輕工、飲食、金屬製造、焊接材料、倉儲等為主導行業的工業產業格局;有天津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天津市微電子開發區坐落境內。

大寺鎮商貿

2016年,大寺鎮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銷售總額達482.98億元。 [2] 

大寺鎮社會事業

大寺鎮教育事業

2016年末,大寺鎮有幼兒園34所,在園幼兒3515人,專任教師335人;小學7所,在校生4626人,專任教師31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27人,專任教師11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大寺鎮文體事業

2016年末,大寺鎮有文藝團體27個,年演出150場;綜合性有文化活動中心1個,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有鎮級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藏書2000餘冊;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4個社區均有約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2016年末,大寺鎮有體育場地10處,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0人。大寺鎮每兩年定期舉辦大寺鎮全民運動會。2016年末,大寺鎮安裝户外健身器材47套,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居民佔常住人口的60%以上;有線電視用户數為1.54萬户,覆蓋率100%。 [2] 

大寺鎮社會保障

大寺鎮地圖
大寺鎮地圖(2張)
2016年,大寺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9户,人數265人,支出218.89萬元,比2015年增長37%,月人均688元,比2015年增長51%;醫療救助76人次,共支出34.20萬元,比2015年增長0.05%;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40.42萬元,比2015年減少12%;有社區服務設施21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數17張。2016年,大寺鎮463人下崗失業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其中城鎮居民就業48人、農業户籍居民就業415人;新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751人;新增徵地養老保險42人。 [2] 

大寺鎮交通

大寺鎮有津淄公路、津港公路、友誼南路(延長線)及李港鐵路縱貫南北,外環線、梨雙路、蘆北路橫穿東西,賽達大道貫穿其境。 [8] 

大寺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大寺鎮因宋朝雍熙年間(984年至987年)所建的雍熙寺而得名。 [2] 

大寺鎮榮譽稱號

2021年1月,大寺鎮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20年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1] 
2022年5月,共青團天津市委員會授予大寺鎮團委“天津市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