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嘗祭

鎖定
大嘗祭是日本天皇即位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代天皇只有一次,特別隆重,所以又稱“踐祚大嘗祭”。
由於大嘗祭是歷代天皇的專屬典儀,所有相關做法、具體儀式和手續,一律嚴禁外人筆錄和外傳。在古代,也只有極少數的高級貴族,如關白、攝政,才能在事前獲得相關的綱領要義,但核心環節仍然只由天皇本人去執行。天皇本人如何獲得相關知識,如何練習,都屬於極秘事項,外界和學者只能通過古代不完整的文獻去推敲分析。
由於日本皇室不開放大嘗祭,因此,大嘗祭可以説是維持天皇和天皇制神秘主義最重要的一環。 [2] 
中文名
大嘗祭
別    名
“踐祚大嘗祭”
釋    義
日本天皇即位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    徵
一代天皇只有一次

大嘗祭歷史沿革

大嘗祭是由慶祝水稻豐收的節日“嘗新節”發展而來的日本獨有登基儀式,體現了日本國家與水稻的淵源。
平安時代初期的天皇即位禮儀主要分為四種:即位式、大嘗祭、仁王祭、八十島祭。即位式為天皇即位時接受朝臣的慶賀,是具有唐風的中國儀式。大嘗祭是日本本土神道化的即位儀式。仁王祭是祈求治世平安昌盛的佛教儀式。八十島祭是陰陽道的去災儀式。四種儀式中,日本最為重視大嘗祭,因為天皇在此儀式中完成“現人神”。
大嘗祭儀式 大嘗祭儀式
平安時代之前,日本天皇的即位與唐朝皇帝的登基相仿。從唐文宗(809年-840年)即位後的朝賀儀與日本天正年間的朝賀儀可以看出,後來日本的即位式在當時不是天皇的登基儀式,而是登基之後的朝賀儀式。到平安時代,登基儀式中非常重要的兩個部分“奏天神之壽詞”與“奉神璽之鏡劍”被轉移到了大嘗祭中,而原本是朝賀儀的即位式則成了正式的登基儀式。
大嘗祭在平安時代之後漸漸式微,東山天皇(1675-1710)時期連同太子冊封等宮廷儀式被一起恢復,之後不久又被中斷。櫻町天皇(1720-1750)時期由於爭取到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吉宗(1684-1751)的支持而被再次恢復,並流傳後世。
大嘗祭可以簡單理解為天皇即位初年舉行的新嘗祭,一代天皇只有一次。新嘗祭是天皇向天神地祇供奉新收穫的五穀並與神共食的儀式,主要的性質是豐收感謝祭;而大嘗祭由於是天皇即位初年舉行的儀式,通常會認為在豐收感謝的意義之外或許還具備有與皇位傳承相關的意義。大嘗祭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天羽衣神浴”、“神共食”與“真牀覆衾”三部分。 [1] 

大嘗祭儀式內容

如果天皇是七月之前即位的,大嘗祭就在當年的十一月舉行;如果是七月之後即位的,大嘗祭就被安排在翌年的十一月舉行。儀式從晚上開始,持續到次日清晨,在存放有三件神器的秘室內舉行,以完成“現人神”。三件神器分別為草雉劍、八坂瓊勾玉和八咫鏡。神器的原件原本在一起,後來前兩件被存放到了熱田神宮,後者則被存放到了伊勢神宮。大嘗祭中所用為其複製品。大嘗祭之後散齋一月,致齋三天。
不過,如果當年新天皇的父母、祖父母逝世,而時間是在夏末秋初或11月之前,大嘗祭便會等到他們的葬禮和喪期(稱為“諒闇”)過後,在第二年的11月進行。大嘗祭是延續數日的重大祭典,之後還有宴請諸神的大嘗節會。例行新嘗祭時也會進行“鎮魂祭”等活動,各項工作都需要將近一年的準備時間,開支極大。 [2] 
一般來説,天皇會在祭祀時奉上當年指定為祭拜所用的新收穀物,即被稱為“天御膳”的新白米飯。而負責提供天御膳的田地則被稱為“齋田”。除了穀物,祭典上還有事先準備好的黑、白兩種酒釀,以及供神明享用的“神饌”。天皇在祭拜皇祖皇宗和諸神後,便會食用這些酒菜穀物,以示與祖宗和諸神相感應,獲得他們的認可和附體。 [2] 

大嘗祭作用

日本律令制時代明文表述大嘗祭是“殊為人主,不及羣庶”的祭祀。作為崇拜天照大神(也可以説是太陽神)的國家,日本在十一月冬至前後舉行大嘗祭,對神明供奉穀物。可以説,大嘗祭的時間和內容都有深刻含義。夏日之日畏其烈,冬日之日賴其温,夏至和冬至是太陽一年中人類感受到的最強和最弱的日子。由“嘗新節”演變來的大嘗祭將穀物豐收和太陽聯繫在一起,並在賴其温之時發揮作用,可以完成“太陽—天照大神—當世之神”的作用,將神道和權力統一在一起,並體現其“殊為人主,不及羣庶”的特點。

大嘗祭存在爭議

戰後大嘗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衝突。日本戰後取消了神道教國教的地位,佛教和基督教的相關人士置疑體現神道的大嘗祭作為證明國家權力的祭祀而存在。大嘗祭神化天皇的作用也有不少人反對。有重要作用的大嘗祭在明仁天皇即位時仍發揮着不小的影響。
當年以折口信夫為代表的民俗學研究者主張這一系列儀式的目的在於天皇靈的傳承,而岡田精司則主張聖婚説,近年來的觀點則傾向於否認這兩種説法,迴歸重視大嘗祭作為傳統的豐收感謝祭的意義;然而無論如何,鑑於大嘗祭一直都屬於秘不示人的秘儀,關於大嘗祭我們還有太多不知道的內容,不容易做出一個定性的判斷,只需要知道這是一個對於日本皇室而言,傳承了千年之久的傳統祭祀就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