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繽洞

鎖定
多繽洞位於貴州修文六桶鄉大興村與息烽縣九莊鎮交界的鳳凰山下,距修文縣城56公里。清代以及民國年間,兵匪為患,百姓借洞藏匿,稱“躲兵洞”。1984年1月,貴州省科學院探測考察此洞,見洞景千姿百態,五彩繽紛遂諧音稱“多繽洞”。
中文名
多繽洞
地理位置
貴州修文六桶鄉大興村
著名景點
多繽洞洞穴
地質類型
喀斯特洞穴

多繽洞景點簡介

多繽洞 多繽洞
多繽洞已勘測長達21.4公里,居亞洲第三,超過著名的南斯拉夫波斯托依那長洞,堪稱 “亞洲地下長廊”,它由六支河洞和七支幹洞組成,多洞一體,多洞互通五層洞道層疊交織,洞中有水、水上有灘、灘下有瀑。洞中水陸並存,曲徑通幽,洞廳大小皆備、廳廳有景、各不相同、是旅遊、探險、科研的理想之地。多繽洞洞穴系統是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洞穴藝術寶庫,舉世無雙的地下岩溶地貌博物館,被專家稱為“天下奇觀”。
息烽是典型的溶洞之鄉,境內有長達20多公里、被譽為“亞洲第一地下長廊”的多繽洞,洞中有水、水上有灘、灘下有瀑,有可開發地下探險漂流的龍灘洞,以及地處縣城附近,洞內有古市場等多種古人類活動遺蹟的息烽洞等。

多繽洞景點特色

全洞景多而秀美,既有“大家閨秀”的氣質,也有“小家碧玉”的雅秀,16個洞口內分佈76個洞廳、200多處景點,多洞一體,各洞相通。洞內結構複雜,屬多層滴溶型喀斯特水、旱溶洞系統。先後有香港、韓國、法國遊客、洞穴專家旅遊考察。並且距多繽洞10餘公里處還有相隔僅500餘米奓口洞、龍灘洞、銀子洞,也極具開發價值。
多繽洞內通道共分五層:第一、二層為水道,全長20公里,寬5~20米,景緻大體為中部流水,兩側遍佈“涼
多繽洞圖冊
多繽洞圖冊(4張)
亭”似的石乳石柱,溶形獨特,顏色斑駁;其中花朗伏流最具特色,洞中有洞,分道的旱洞景緻保存完好。第三、四、五層均為旱道。景觀最為集中的第三層分為左右兩道,已初步鋪設觀賞道石。左道沿寬近1米的“夾谷廊道”,進“羣雄聽濤”廳,入“大龍宮”,往“石琴洞”,到“小龍宮”。其間有“如來參禪”、“寶蓮燈”、“古燭映鍾”等30多處景點。右道自“華蓋”廳,經“蓮花洞”、穿“熊貓洞”,過“彩虹洞”,走“雲霄洞”,出“羣龍”廳,沿途有“天鵝戲熊貓”、“間歇泉”、“懸空閣”等20多處景點。第四層由“古燭映鍾”廳左側進“鴕鳥洞”,右拐入“地下秦俑”廳,走“龍門”,到“千佛朝聖”廳,間有“連體觀音”、“瓊台瑤閣”等10餘處景觀。第五層從通往“千佛朝聖”窄道攀入,內有“地下石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