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夢

鎖定
多夢是指睡眠不實,睡眠中夢擾紛亂,且多可驚可怖之事,晝來則頭昏神疲為特徵的一類病證,是臨牀最常見的睡眠障礙疾病。多夢既可作為症狀表現於各種疾病,也可作為一個主症而單獨存在,常與心悸、失眠、健忘、眩暈等症並見。 [1] 
中醫病名
多夢
常見病因
情志損傷、飲食失節、勞欲過度、久病體虛均可擾亂心神,使神不得安寧,心神失養而致本病。
常見症狀
睡眠不實,睡眠中夢擾紛亂,醒後感覺頭昏神疲

多夢臨牀表現

失眠患者訴述“整夜做夢或夢多”;或夢多易驚醒。

多夢診斷

1.睡眠障礙,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睡後易醒,自覺多夢,早醒,醒後不易再入睡,醒後感到不適或疲乏,或白天思睡。
2.上述睡眠障礙每週至少發生三次,並持續1月以上。
3.引起明顯的苦惱,或影響精神活動效率或社會功能
4.排除軀體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伴發症狀。

多夢病因病機

1.睡眠知識及睡眠與夢感的關係所知甚少。
2.與人的情緒狀態有關:精神緊張、興奮、抑鬱、恐懼、焦慮、煩悶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多夢。
3.對自己的健康過分關心,對夢感過分關注,導致夢感增強。反過來又加重對健康的擔心,對失眠的恐懼,以至形成惡性循環。
4.在REM(快波睡眠:又叫異相睡眠或快相睡眠,簡寫為REM)睡眠中和後期覺醒更可能回憶起夢的內容。
5.個體功能狀態差異,不同的個體的夢感不同,甚至同一個體在不同時期,不同功能狀態,夢感也不盡相同,所以,有的人會感覺一段時間夢多,而另一段時間夢少。
在夜裏做夢後白天感到有氣無力,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因素所致。做夢者總是把夢中的內容和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情聯繫在一起,使思想負擔加重,情緒受到壓抑,從而出現種種不適現象。

多夢辨證施治

證候:失眠易醒,多夢,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沉細弱。治則補脾益氣養血安神。主方:歸脾湯加減
2.痰熱擾神證
證候:不寐多夢,頭重頭暈咳嗽痰多胸悶,納呆,心煩懊憹,口苦,目眩,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則:清熱化痰安神定志。主方:清心滌痰湯黃連温膽湯加減
證候:不寐,多夢,精神抑鬱,喜嘆息,面色淡白,容易疲勞,舌淡,脈細弱。治則:疏肝理氣、養血安神。主方:酸棗仁湯加柴胡、夜交藤珍珠母等。
4.心虛神怯證
證候:不寐多夢,易於驚醒,膽怯心悸,遇事善驚,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淡,脈弦細。治則:養心安神。主方:琥珀養心丹加減。
5.中焦不和證
證候:失眠多夢,脘悶噯氣腹脹不適,大便不爽,苔厚膩,脈弦滑。治則:調中和胃。主方:平胃散加神曲、山楂炭炒麥芽

多夢預後

1.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為宜。
2.參加氣功、太極拳等強調精神力鍛鍊的運動,提高神經的調節能力。
3.生活有規律,定時上牀,晚餐不宜過飽,睡前不飲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4.睡前不宜洗頭,睡前洗頭會刺激腦部神經,導致興奮從而影響睡眠質量。正確的洗頭時間應當以睡醒後半小時後最佳,可恢復精力。
5.需要放鬆心情,不可對做夢過分關注,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不宜思考問題或看書等,應作適當的體力活動,避免緊張的腦力活動。也可以吃一些食物來預防如:牛奶、水果、糖水小米粥酸棗仁粥蓮子粉粥等。
6.不要輕易使用催眠鎮靜藥物,因為藥物會導致晨起後睏倦感、易成癮、停藥後反彈等副作用。如果出現多夢,從自身心理找原因或者求助於醫生。
參考資料
  • 1.    黃政德 李鑫輝.《心病臨牀論治精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