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繇

鎖定
外繇,讀音wài yáo,漢語詞語,意思為戍邊;亦指戍邊士兵。
中文名
外繇
拼    音
wài yáo
注    音
ㄨㄞˋ ㄧㄠˊ
出    處
《史記·平準書》

目錄

外繇解釋

謂戍邊;亦指戍邊士兵。 [1] 

外繇出處

史記·平準書》:“天子見卜式名,識之,曰‘是固前而欲輸其家半助邊’,乃賜式外繇四百人。”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外繇謂戍邊也。一人出三百錢,謂之過更。式歲得十二萬錢也。一説,在繇役之外得復除四百人。”
《漢書·昭帝紀》:“天下以農桑為本。日者省用,罷不急官,減外繇。”
漢書·溝洫志》:“卒治河者為著外繇六月。”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外繇,戍邊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