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代音樂家)

鎖定
夔,古代音樂家,生活在荒僻邊緣的地方,具有非凡的音樂才能,後受到的賞識提拔為樂官,主理樂舞之事。
中文名
職    業
音樂家
時    期
古代
特    長
音樂才能
官    職
樂官
負    責
樂舞之事

人物追溯

在我國的音樂史上,有不計其數優秀的音樂家。其中夔(kui)稱得上是我國曆史上是有書可尋的最早的音樂家

生活年代

夔的活動時期在公元前2179年左右,相當於我國傳説中黃帝堯舜禹時代的後期。夔生活在荒僻邊緣的地方,具有非凡的音樂才能,後受到的賞識提拔為樂官,主理樂舞之事。

歷史記載

尚書》記載舜帝讓夔掌管樂舞,教導年輕人。夔就敲起石磬,讓大家扮成百獸邊歌邊舞。夔不但是氏族樂舞的組織者和指揮者,而且有高超的音樂演奏才能,編導了當時最高水平的樂舞《簫韶》。相傳這部樂舞一直流傳到1000多年後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孔子聽後讚歎道“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韓非子·外儲説左上第三十三》及《呂氏春秋·慎行論之六·察傳》記載了同一則例子指出人們須詳悉熟義,不該人云亦云魯哀公有一日問孔子:“堯舜時代聽説有一個國家樂師叫做夔,聽説他祇有一隻腳,是真的嗎?”孔子解釋道:“那時舜要將音樂教育普及天下,於是命令重黎推舉一個名為夔的平民來制定基本音調,重黎後又想舉薦其他的人,舜卻説不必了,舜認為在此領袖只要夔一人便足夠了,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舜當時説:‘夔一,足也’而非‘夔,一足也’”因為斷句的問題,使得魯哀公誤以為夔只有一隻腳。

家庭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鑑,名曰玄妻。樂正後夔取之,生伯封,實有豕心,貪婪無饜,忿類無期,謂之封豕。有窮后羿滅之,夔是以不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