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山過雨圖

鎖定
《夏山過雨圖》是清代畫家龔賢所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畫面為夏日山雨初霽,羣巒如洗,濃翠欲滴的景色,用墨以層層積染為長,有潤澤淋漓之效。山石上留出受光部分,樹木枝幹留白少皴,亦具特色。
中文名
夏山過雨圖
創作年代
清代
作    者
龔賢
現收藏地
南京博物院
規    格
縱57.6釐米,橫41.9釐米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水墨畫
幅    式
立軸
作品別名
重山煙樹圖

夏山過雨圖畫作內容

夏山過雨圖 夏山過雨圖
本幅左上角款署“武陵龔賢”,鈐印一方。此畫以南京一帶的山林為題材,描繪了夏日雨霽山林的景色,夏日雨過後,山巒如洗,青山碧綠,樹木茂盛,大氣濕潤而明潔。此畫基本上採用遠景、中景、近景三段式。近景為山岩和彼岸,崎嶇的坡石間樹木叢生,一棵棵競相生長的樹木,棵棵枝幹挺拔,枝葉茂密;遠景山巒重疊,山峯和山坡層層向遠次推去,山巔屹立期間,似與天接壤,山頂煙雲繚繞,茫茫一片。中間乍看似有空白處,其實不然,而是煙鎖山腰,迷霧一片。 [1] 

夏山過雨圖創作背景

有關專家研究認為,龔賢此圖作於五十歲之前,此時“黑龔”畫風已然形成,只是尚末進入他一生中創作的鼎盛時期。 [2]  畫中題款有四字“武陵龔賢”,可以由此斷定是龔賢晚年定居清涼山後之作。 [3] 

夏山過雨圖藝術鑑賞

夏山過雨圖主題

該圖以南京一帶的山林為題材,描繪了夏日山雨過後,山巒如洗,濃蔭滴翠,大氣濕潤而明潔,萬物生機盎然的自然景像,表達了畫家對祖國山河的摯愛之情和讚美。 [4] 

夏山過雨圖構圖

此畫呈縱長方形,構圖嚴謹篤實,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在畫幅左上角僅有的空隙處,被畫家白款署填補,因而此畫構圖充實飽滿,但滿而不塞,層次分明。在濃廕庇日的山林空隙處,透進一縷陽光,兩座秀麗的小屋隱顯於煙光浮動之中,寂靜的山林更增添了幽邃之感:在章法的安排與意境的塑造上,畫家以高遠和深遠法,通過數段留出的雲氣,將畫面的層層宕開,使人步步深入。 [1] 

夏山過雨圖技法

該圖用筆老辣樸拙,沉着穩重,禿筆與尖筆兼用。禿筆取之圓渾蒼勁勾屋皴擦,畫樹和點苔蒼老有力。尖筆,旨在運用筆鋒的流利轉動,勾勒石廓,表現出石質的峭利感,晚年多用此法。用墨,以層層積墨見長,雖不用潑墨,實具有潑墨煙潤淋漓的效果,頗有宋人的用墨特點。
《夏山過雨圖》局部
《夏山過雨圖》局部(2張)
寫山石,多次皴擦點染,積而又積,以求渾厚蒼潤。平緩的山坡,雄渾的峯巒,先用淡墨筆作披麻皴,皴筆短細,輕鬆而嚴實。然後再用幹筆層層皴擦,由淡漸濃,十數遍而成深使原有皴線隱於皴擦之中,在陰陽交接處和主要輪廓上用焦墨點擦和勾廓最後用淡墨層層渲染,使山體濃厚滋潤,渾然體而又層次分明,濃淡得體。更為獨特的是,龔賢還在濃重的山石上留出受光部分(近似西畫的高光),並根據山石因受光照射而顯出陰陽變化和體積形態的原理,運用積染法,表現山石上微妙的明暗變化及山石結構,真實而富有新意。這正是他長期觀察研究自然,不斷進行藝術實踐而創造出來的。
畫樹木用挺勁的墨線勾幹,特點是幹直枝疏,且多留白少皴。葉用墨極濃,也是由淡墨畫起,多次加積而成,濃廕襲人,煙潤欲滴。濃黑渾然中,顯出豐富的墨色層次,表現出江南夏日密林濃蔭的山林風光。樹葉畫法亦很多,有的用橫筆平點,有的斜上密勾,有的下垂短勾,有的禿筆直注,有的則朦朦朧朧,形態十分生動。 [4] 
《夏山過雨圖》樹木的創作,前景的茂林可謂整幅畫的點睛之筆,在整個畫面中以強烈的黑白對比,使觀者的欣賞順序嚴格從豐腴的茂林開始,其最大的特徵是“整”。龔賢刻意將樹木分成三組,而三組又聚成一組整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正中央的三顆樹左右搖擺頗具動態,而這種動勢又被兩邊頗具靜態的樹叢牢牢地限制,正所謂動中寓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在此幅山水作品中,龔賢將多遍皴染放在密林叢中,以濃密厚重的“塊狀形體”和濃密厚重的“風動形體”的樹形墨塊,營造出墨氣撲鼻的雨後初霽,夏山如洗的厚重景色。
煙雲、霧靄等全部留白,透過對叢樹和背陰處山石的層層暈染和積墨,反襯出煙雲、霧靄的輕盈和縹緲,並帶給觀眾流動之律動,黑白相生,動靜結合的畫面美感是作畫者所要呈現給觀者的。龔賢利用黑白之間的強烈對比表現出光影對山石樹木的作用,正是他對中國畫中“黑白”關係的妙用。 [5] 

夏山過雨圖名家點評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何延喆:構圖頂天立地,近景為坡石叢林,遠景山巒重疊,中間煙鎖山服,層次分明,滿而不塞。濃廕庇日的山林空隙處,透進一縷陽光,兩座秀麗的小屋隱顯於煙光浮動之中,寂靜的山林更增添了幽邃之感。 [6] 

夏山過雨圖重要展覽

2018年12月8日—2019年1月1日,由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共同策劃與主辦的“金陵盛跡——十七世紀的金陵畫壇”展覽,在中國美術館1、8、9號廳舉辦,《夏山過雨圖》在其中展出。 [7] 

夏山過雨圖作者簡介

龔賢(1618—1689年),一名豈賢,字半千,號野遺 、柴丈人等,江蘇崑山人,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居南京清涼山,買畫課徒,生活清苦。性孤僻,與人落落寡合。他是位既注重傳統筆墨又注重師法造化的山水畫家。他與同時活躍於金陵地區的畫家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並稱“金陵八家”。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   [8] 
參考資料
  • 1.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1862頁
  • 2.    趙啓斌主編.中國曆代繪畫鑑賞: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3.11:941
  • 3.    李巍.豐厚華滋 幽深雄渾——龔賢《夏山過雨圖》賞析[J].美與時代(上半月),2008,(第2期).
  • 4.    伍蠡甫,中國名畫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832頁
  • 5.    朱孟武. 《夏山過雨圖》的藝術特色[J]. 戲劇之家, 2018, (19):9-11.
  • 6.    郎紹君 蔡星儀等主編.中國書畫鑑賞辭典: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721
  • 7.    17世紀的金陵畫壇:八家外還有董其昌髡殘等  .鳳凰河北.20181209[引用日期2019-09-27]
  • 8.    龔賢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