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塊莖香豌豆

鎖定
塊莖香豌豆(Lathyrus tuberosus L.)多年生草本,具長圓形塊根。莖無毛,高30-120釐米,無翅。葉具小葉1對,托葉狹半筋形,長5-20毫米,寬1-4毫米;葉軸末端具分枝的卷鬚;小葉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圓鈍,具細尖,基部楔形,具近平行的側脈,兩面無毛。總狀花序腋生,具2-7朵花,總花梗長於葉,長達11釐米;花梗長約6毫米;萼鍾狀,長6-7毫米,最下一萼齒稍短於萼筒;花玫瑰紅色,有香味,長1.5-2釐米;旗瓣瓣片扁圓形或扁卵形,先端微凹,長13毫米,寬18毫米,基部驟狹成瓣柄,瓣柄長約2毫米,寬約3毫米,冀瓣片倒卵形,長10毫米,寬6毫米,先端圓,基部具耳及線形瓣柄,瓣柄長3.5毫米,龍骨瓣瓣片倒卵形,長8毫米,寬6毫米,具耳,線形瓣柄長4毫米;花絲長,略短於雄蕊鞘;子房線形,花柱扭轉,先端增寬。莢果線形,長2-4釐米,寬4-7毫米,棕色,無毛。種子橢圓形,長4毫米,寬3.1毫米,厚2.9毫米,種臍長2毫米,褐色,具小突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 [1] 
產新疆,生於山地陰坡及河谷旁,海拔500-2400米的地方。歐洲北部及哈薩克斯坦也有分佈。
中文名
玫紅山黧豆
拉丁學名
Lathyrus tuberosus L.
別    名
塊莖香豌豆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豆科
山黧豆屬
玫紅山黧豆
分佈區域
產新疆,歐洲北部及哈薩克斯坦也有分佈。

塊莖香豌豆形態特徵

塊莖香豌豆為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引種栽培4月上旬播種,5月初出苗,播種當年不開花結實,返青期為4月下旬,6~7月開花,8月結籽成熟,生育天數90~100天,成熟株高50~65cm。生長速度0.69cm/天,再生速度0.53cm/天。生長第二年畝產乾草91.7kg,畝產種子14.2kg。
塊莖香豌豆抗寒性強,在新疆北疆地區最低温室-29℃,越冬率為100%。在有水的條件下生長旺盛,產草量、產籽率高。但也耐旱、耐熱,在特別乾旱的1989年,生長期4~9月,降水量僅162.6mm,無灌水條件,極端最高温度為37℃,土壤平均含水量為11.8%的情況下,越夏率為100%,但開花結籽少,產草量降低。
塊莖香豌豆習生於平原麥地、路旁、渠邊至山地、河谷、草地,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最適宜慄鈣土,並能適宜多種土壤,特別能在氮素缺乏的土壤上生長。對光照的要求不嚴,在新疆的南北疆地區,自然條件下均能正常生長。抗病蟲害。塊莖香豌豆常與洽草(Koeleria cristata)、細葉早熟禾(Poa angustifolia)、假梯牧草(Phleum pgleoides)、長芒大穗鵝觀草(Roegneria abolinii subsp.divaricata)、草原糙蘇(Phlomis pratensis)、狹葉青蒿(Artemisia dracunculus.)、頓河紅豆草(Onobrychis tanaitica)組成羣落。

塊莖香豌豆分佈範圍

塊莖香豌豆產新疆,歐洲北部及哈薩克斯坦也有分佈。

塊莖香豌豆栽培技術

塊莖香豌豆為野生種,種子硬實率高,引種栽培時播種前要進行硬實處理。種子成熟不一致,要分批採種。在過於乾旱的條件下不能開花結實,所以在降雨量少的乾旱年份,應適當進行灌水。播種量為1.5~2kg/畝,行距30~50cm最宜,深度3~4cm,苗期及時中耕除草

塊莖香豌豆主要價值

塊莖香豌豆葉量大,莖葉比為28.2∶71.8,草質優良,適口性好;牛、羊均喜食。可放牧,也可刈割青飼,還可調製乾草,並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