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堯舜禹湯

鎖定
堯舜禹湯,是指古代中國歷史中,先後出現的華夏族的四位最英明帝王的統稱。分別是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在《尚書》和《史記》都有關於堯舜禹湯的記載。
中文名
堯舜禹湯
外文名
Yao Shun Yu Tang
所屬國
中國
民    族
華夏族
職    業
帝王

目錄

堯舜禹湯詞的來源

上古中國華夏族的四位帝王 上古中國華夏族的四位帝王
,中國古代傳説的聖王,《尚書》和《史記》都説他名叫放勳。後代又傳説他號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稱為唐堯
舜,歷來與堯並稱,為傳説中的聖王。《史記》説舜名重華,晉代皇甫謐又説他字都君。舜又稱虞舜。
禹,通常尊稱為大禹,與堯舜併為傳説中的古聖王,又相傳為夏王朝的開國君主。《史記》説他名文命,《帝王世紀》説字密。“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但一般稱作夏禹,是先秦時期以國為氏的習慣。
湯,商朝的建立者,又稱武湯、武王、天乙、成湯、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稱高祖乙。
關於他們的傳説
黃帝以後,黃河流域又先後出現了幾位傑出的部落聯合體首領,他們就是堯、舜、禹。這時已是龍山文化的晚期,處於氏族制度行將崩潰的時代。傳説中堯又稱陶唐氏,他的發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山西臨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堯茅茨土階”碑,堯廟村有堯廟,臨汾縣有堯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簡樸,古書説他“茅茨不剪,採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説,他住的是用沒有修剪過的茅草蘆葦、沒有刨光過的椽子蓋起來的簡陋房子,吃的是粗糧,喝的是野菜湯,冬天披塊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對百姓卻很關心,部落裏有人挨餓受凍,他説這是他使他們挨餓受凍的,有人犯罪受了處罰,他説這是他平時沒有管教好的緣故,自己出來承擔責任。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東北)。傳説他在接替堯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之前接受堯的考察時,《史記》載:“舜耕歷山(濟南千佛山附近),漁雷澤(今山東菏澤境內),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
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歷坎坷。他在歷山(今地不詳,一説即今山西南部境內的中條山、一説菏澤境內歷山、一説濟南千佛山)耕耘種植,在雷澤(今屬山東菏澤)打魚,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在壽丘(今河南浚縣)製作家用器物,還到負夏(今山東兗州)做過小本生意,總之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為養家餬口而到處奔波。
後來堯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陸西南),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後,又都蒲坂(今蒲州鎮),看來他的活動中心在山西的西南部,山西運城市安邑鎮還有舜帝廟、舜帝陵。舜嚴於律己,而又寬厚待人。他曾幾次遭到繼母和同父異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賢惠的妻子巧設智計,才使他化險為夷。但他被推舉為首領後,卻不計前仇,寬待他的繼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動,一心向善。禹的先祖傳説住在河套一帶,禹的時候遷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為己任,率領百姓治理水患,發展生產,更是受到高度的讚揚。由於堯、舜、禹治理有方,當時的社會獲得很大的發展,呈現一片安寧、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無事”,他們也因此被後人尊奉為聖賢人物。

堯舜禹湯人物生平

堯舜禹湯唐堯

唐堯 唐堯
堯帝,姓尹祁,號放勳。因封於唐,故稱“唐堯”,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得到人民的愛戴。 堯到年老時,由四嶽十二牧推舉部落聯盟軍事首長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的禪讓。

堯舜禹湯虞舜

虞舜 虞舜
姓媯或虞姚,名重華。堯帝的女婿,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使攝位三十年,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坂(今山西省永濟市)。在位四十八年,舜每五年巡天下一次,其餘時間讓各地君長到京城朝見.舜將天下分為十二州,以河道確定各州的邊界.舜在南巡中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堯舜禹湯夏禹

夏禹 夏禹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號禹,後世尊稱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 。通過禪讓制得到帝位,傳説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領,是子承父位、中國奴隸制的創始人。另外禹是中國的一個姓氏。他是起自西北進入中原的夏族部落的一位傑出的首領。或者後來被神化為宗神;或者以他在本宗神的化身出現,承用了宗神的名字。他和東方鳥夷族部落中傑出的首領堯、舜,由於民族融合而結成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他們處的時代正是由部落聯盟制的極盛走向解體的時期。

堯舜禹湯商湯

商湯 商湯
商湯,子姓,名履或殷(依聲燕聲穎聲)湯殷(依)唐,滅夏後稱為武湯、成湯或成唐,甲骨文中稱太乙、高祖乙,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湯原是東方商族部落的首領。始祖契,曾輔佐大禹治水,封於商地,因以為族號。湯任賢臣伊尹為相,委以國政,以亳(在今唯陽區境內)為據點,積蓄力量,準備滅夏而代之。先後攻滅鄰近的葛國(在今寧陵縣境內)及韋(在今滑縣東南)、顧(在今山東省城鄄縣東北)等夏的羽翼國,最後終於利用夏的最後一個君主桀荒淫無道,夏內部矛盾激化的時機,攻滅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湯在位期間推行善政,減輕征斂,鼓勵生產,安撫民眾,停止人殉以保護勞動力。這些措施鞏固了商的統治,僻處西方的氏羌部落也來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