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堆積型鋁土礦

鎖定
在國外稱薩倫託型鋁土礦(Bardossy,1982),實際上主要分佈於我國的西南、滇東南和越南北部,為一個統一的鋁土礦成礦區。而世界其他地區所產則微不足道,質量也差。由於次生岩溶作用,使原生沉積鋁土礦(岩溶型)礦層破碎以至風化淋濾,從而形成碎屑鋁土礦。
中文名
堆積型鋁土礦
外文名
Stacked bauxite
又    稱
薩倫託型鋁土礦
分    佈
西南、滇東南和越南北部
地    位
統一的鋁土礦成礦區
形    成
次生岩溶作用

堆積型鋁土礦簡介

在國外稱薩倫託型鋁土礦(Bardossy,1982),實際上主要分佈於我國的西南、滇東南和越南北部,為一個統一的鋁土礦成礦區。而世界其他地區所產則微不足道,質量也差。由於次生岩溶作用,使原生沉積鋁土礦(岩溶型)礦層破碎以至風化淋濾,從而形成碎屑鋁土礦。 [1] 

堆積型鋁土礦成因類型

主要分佈在桂西南地區,特別是平果縣境內,已經探明的礦牀儲量在數億噸以上,後在滇東南的賣酒坪、紅舍克、板茂等礦區均有堆積型鋁土礦發現。這種鋁土礦牀具有較多優點,規模大,質量高。伴生Ga等稀散元素,全部露天開採,一般不需爆破,洗選性能好,水文條件優良。為了進一步反映成礦的各種地質作用和賦存條件,還可將這種堆積型鋁土礦牀分為墜積碎屑鋁土礦、墜積再生鋁土礦、墜積坡積鋁土礦、墜積沖積鋁土礦、墜積洞穴堆積鋁土礦和後期風化鋁土礦等6種成因類型(劉長齡,1987)。

堆積型鋁土礦墜積碎屑鋁土礦

分佈於背斜內側,範圍較廣,一般在校老岩層石灰岩侵蝕次生岩溶面上,呈第四紀鬆散碎屑礦石產出,層理不顯。作用力以重力為主,垂直遷移距離大於水平遷移距離。塊度分選性很差,稜角狀-滾圓狀均可見及,常形成大型礦牀。

堆積型鋁土礦墜積再生鋁土礦

總是分佈於背斜軸部,地質產狀同墜積碎屑鋁土礦,其中三水鋁石含量在10%~50%之間。例如太平礦區121號礦體,為一優質大型礦牀,其中三水鋁石平均(全樣)含量為21.52%。A/S為3.87,扣除遊離石英以後的A/S為6.45,小於1 mm的所謂泥巴仍然是礦,使儲量似可增加一倍多。這是一個新的礦牀類型。

堆積型鋁土礦墜積坡積鋁土礦

分佈不廣,規模也不大。如平果礦區39號礦牀。

堆積型鋁土礦墜積沖積鋁土礦

分佈於背斜翼部,系原生礦出露點附近的墜積碎屑礦石,被洪水沖刷于山隘口外的開闊處或暗河河谷堆積而成,顯層理,作用力以雨水水力為主。主要遷移方向水平距離大於垂直距離。礦石分選性能好,滾圓度亦佳;但因摻和作用,質量不純,為小型礦牀。

堆積型鋁土礦墜積洞穴堆積鋁土礦

系岩溶墜積碎屑鋁土礦經漏斗或落水洞遷移人溶洞中充填而成,未固結成巖。作用力以重力為主,遷移方向以垂直距離大於水平距離。礦石粒度分選性很差,滾圓度亦差。礦牀規模很小,工業意義不大(但漏斗中的礦體可以開採,且因排水條件很好,淋濾較徹底,滾圓度高,質量較好)。

堆積型鋁土礦後期風化鋁土礦

乃原生岩溶沉積鋁土礦層在地表出露部分經再次風化而成,主要表現礦石稍破碎,去硅去硫化鐵明顯,常呈多孔狀,空間位置基本上未移動,常為中型礦牀。如那豆礦區的26號、27號、28號礦體,已小規模開採,選鐵低的燒成熟料出口,應用於耐火材料及研磨材料。 [1] 
參考資料
  • 1.    馮増昭  .中國沉積學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