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埇橋

(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橋)

鎖定
埇橋,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橋,建成於北宋仁宗年間,由宿州知州陳希亮發明的飛橋,取代之前的石柱埇橋 [2] 
開封《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就效仿埇橋 [2] 
中文名
埇橋
性    質
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橋 [2] 
建成時間
北宋仁宗年間 [2] 
發明者
宿州知州陳希亮 [2] 

埇橋建設歷程

通濟渠是當年最重要的漕運河道,唐代安史之亂後,地理位置特殊的埇橋對於保障漕運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資治通鑑》記載:“江、淮漕運,自淮入汴,以埇橋為咽喉”。鑑於埇橋的重要性,唐憲宗元和四年在埇橋建置宿州,揭開了宿州建城史,奠定了宿州在唐宋時期重要中心城市的歷史基礎。宋代對汴河漕運的依賴更超過唐代,據資料記載,宋崇寧年間,宿州人口規模在運河沿線城市中僅次於首都汴京,是當時名副其實的“一線城市” [1] 

埇橋社會影響

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故事是: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以宋朝都城開封為原型繪製的國寶畫作《清明上河圖》,圖上最吸引眼球之處當屬“虹橋”。氣勢不凡的虹橋,使汴河流域最大的船舶都能順利穿越,整座大橋全部由木材修建而成,整根整根的木材並列鉚接榫合,以支撐大橋的跨度,河中沒有石柱,橋面又用成排的木材鏈固杵緊,使之形成一個碩大堅固的整體,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壯舉工程。而虹橋建造的“開山鼻祖”,是宋仁宗慶曆年間任宿州知州的陳希亮,他在公元1041到1048年間,主持建造了埇橋,那也是汴河上最早的虹橋,是迄今可考的世界第一座大型木拱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