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垣(拼音:yuán)是漢語二級通用規範漢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金文,本義為牆,古時的城池或官署都會有院牆,故引申為城池,或某些官署的代稱。牆用於劃分一定的範圍,因此“垣”在傳統的天文學術語中,又指所劃定的星座範圍,專稱中宮的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三垣 [2] 
中文名
拼    音
yuán
部    首
五    筆
FGJG [3] 
倉    頡
GMAM [3] 
鄭    碼
BBK [3] 
字    級
二級(編號:4096) [1] 
平水韻
上平聲·十三元 [4] 
筆畫數
3+6
字形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筆順編號
121125111
造字法
形聲字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7A3 [3] 
注音符號
ㄩㄢˊ
異體字
𩫧、𥥣、𩰵
四角碼
4111₆ [3]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垣”通常被認為是形聲字。圖1是《説文解字》籀文,左部是古文字“𩫏”,“𩫏”是“郭”的初文(一説為“墉”的古字),其字形像城牆,在此作形旁表義。右部為“(xuān)”,其古字形像迴旋的水,在此作聲旁表音。圖3是戰國金文,形旁“𩫏”被替換成“”,“土”“𩫏”義近通用,右部仍為表音構件“亙(xuān)”。也有人認為,金文右部像城牆的形狀。隸書、楷書承戰國秦文字作從土、亙聲。 [2]  [5] 
垣就是牆的意思,或者更具體一點説是矮牆的意思。《説文·土部》:“垣,牆也。”段玉裁注:“此雲垣者,牆也,渾言之;‘牆’下曰垣蔽也,析言之。……垣自其大言之,牆自其高言之。”段玉裁的意思就是説,籠統説來,垣就是牆的意思,但是細分之,二者還是有區別的:垣突出大,而牆突出高。古時的城池或官署都會有院牆,故引申為城池,或某些官署的代稱。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星空劃分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並稱“三垣”,是中國古代天文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古人之所以把這些星羣稱作“垣”,是因為古人是把天空也像人間一樣看做是一個社會。人間的統治者皇帝住在皇宮裏面,皇宮周圍有一圈厚厚的城牆保護着,天上的統治者天帝住在天宮裏面,天宮周圍自然也要有城牆保護。 [6]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文言〉矮牆,也泛指牆
wall
《詩經·衞風·氓》:“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尚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阿潮把身子伏到井垣下,一聲也不響。”
城垣;頹垣;垣堵;殘垣斷壁
〈文言〉城市。

宋·蘇洵《張益州畫像記》:“西人傳言,有寇在垣。”
〈文言〉官署的代稱。

唐·杜甫《春宿左省》詩:“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元·王逢《寄桃浦諸故知即事》詩:“有章擲還太尉閣,有版不受丞相垣。”

古代的一種糧倉。

《荀子·富國》:“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

中國傳統的天文學術語。星空區域名。古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



姓氏用字,參看“垣姓”。



動詞
〈文言〉築墻圍繞;衞護。

唐·韓愈《許國公神道碑銘》:“至是公私充塞,至於露積不垣。”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三下】【土部】雨元切(yuán)
牆也。從土亙聲。𩫧,籀文垣從𩫖(𩫏)。 [9] 

説文解字注

牆也。此雲“垣者,牆也”,渾言之;牆下曰“垣蔽也”,析言之。垣蔽者,牆又為垣之蔽也。垣自其大言之牆自其高言之。
從土,亙聲。雨元切,十四部。 [10] 

廣韻

雨元切,平元匣 ‖ 亙聲元1部(yuán)
垣,垣墉也。又姓,漢西河太守洛陽垣恭也。 [11] 

康熙字典

【醜集中】【土部】垣·康熙筆畫:9;部外筆畫:6
古文:𩫧
(yuán)《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於元切。並音袁。
卑曰垣,高曰墉牆也。《釋名》:援也。人所依阻,以為援衞也。《詩·大雅》:大師維垣。《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又星有上、中、下三垣。《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將,名右掖門。《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為趙普飮,居席左。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癸辛雜誌》: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又古邑名。《一統志》:垣即周召分陝處,宋攺曰垣曲。
又東垣,秦縣。《史記·高帝紀》:代相陳豨反,帝親征,豨將以東垣降,因改曰真定。
又玉名。《駢雅》:嬰垣,美玉。《山海經》: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又姓。漢西河太守垣恭。
(huán)又《集韻》胡官切,音桓。義同。亦作𥥣。
又《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歡嘉堅固,可以長安。◎按:言垣本元韻,安字宜叶音鴛。《正字通》:垣改音延,安音煙,則言字錯入先韻矣。
(yán)又葉夷然切,音延。劉楨《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ăn
王力系統
ɣ
ǐwan
董同龢系統
ɣ
juăn
周法高系統
ɣ
jwan
李方桂系統
gw
jan
西漢



東漢





jan


j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元魂痕

jwən
北魏後期北齊
元魂痕

jwən
齊梁陳北周隋
元魂痕

jwə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
i̯wɐn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wɐn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uɐn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uɑn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wɐn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二元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雨元切
ɣjuɐ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二元
匣/雲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於元切
ɣiuɐn
平聲
上平二十六桓

合口呼
一等
全濁
胡官切
ɣuɑn
禮部韻略


平聲





於元切

增韻


平聲





於元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先天

撮口呼

全清

iuɛn
中州音韻


平聲
桓歡





吳官切



平聲
先天





於涓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一先


次濁
於權切
oye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二十七官管貫括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23]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1182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5-10-05]
  • 4.    平水韻 十三元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7-23]
  • 5.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71
  • 6.    蔣德平,金瑞著.漢字中的天文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25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1599頁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上[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8.01:230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956.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261.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13.
  • 12.    (清)陳廷敬,張玉書等編撰. 康熙字典 最新整理本 2[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06:326.
  • 13.    垣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07-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