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垂絲紫荊

鎖定
垂絲紫荊(Cercis racemosa Oliv.)是豆科紫荊屬喬木,高可達15米。葉闊卵圓形,先端急尖,基部截形或淺心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短柔毛,網脈兩面明顯;葉柄較粗壯,總狀花序單生,花先開或與葉同時開放,總花梗和總軸被毛,花多數,花萼長約5毫米,花瓣玫瑰紅色,旗瓣具深紅色斑點;花絲基部被毛。莢果長圓形,果梗細,種子扁平。5月開花;10月結果。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中文名
垂絲紫荊
拉丁學名
Cercis racemosa Oliv.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4] 
豆科
紫荊屬
垂絲紫荊
命名者及年代
Oliv.,1884

垂絲紫荊形態特徵

垂絲紫荊
垂絲紫荊(7張)
喬木,高8-15米;幼枝微被短柔毛,後變無毛。葉闊卵形或卵狀菱形,長6-12.5釐米,寬4.5-9釐米,先端急尖或驟尖,基部截形或淺心形,葉面無毛,背面微被灰色短茸毛,尤以主脈上毛較密;葉柄長2-3.5釐米。 [1]  [5] 
總狀花序下垂,長2.5-10釐米,花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總花梗短,微被茸毛,花梗絲狀,長1-2.5釐米;萼杯狀,傾斜,長5毫米,寬6毫米,無毛,萼齒不等,最下方一枚突出而急尖,其餘鈍或急尖;花瓣薔薇紅色,旗瓣橢圓狀長圓形,有深紅色斑點;雄蕊內藏,花絲基部被毛。 [1] 
莢果長圓形,稍彎,長6-12釐米,寬1.2-1.7釐米,扁平,翅寬2-2.5毫米,有網脈。種子2-9粒,闊橢圓形,扁平,長5毫米,寬3.5毫米。花期5月,果期10月。 [1] 

垂絲紫荊繁殖方法

紫荊的繁殖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均可,但以播種為主。
播種法:9月至10月收集成熟莢果,取出種子,埋於幹沙中置陰涼處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播前進行種子處理,這樣才做到苗齊苗壯。用60℃温水浸泡種子,水涼後繼續泡3天至5天。每天需要換涼水一次,種子吸水膨脹後,放在15℃環境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淋澆1次至2次,待露白後播於苗牀,2周可齊苗,出苗後適當間苗。4片真葉時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鬆肥沃的壤土為好。為便於管理,栽植實行寬窄行,寬行60釐米,窄行40釐米,株距30釐米至40釐米。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護越冬。
分株法:紫荊根部易產生根櫱。秋季10月份或春季發芽前用利刀斷櫱苗和母株連接的側根另植,容易成活。秋季分株的應假植保護越冬,春季3月定植。一般第二年可開花。
壓條法:生長季節都可進行,以春季3月至4月較好。空中壓條法可選1年至2年生枝條,用利刀刻傷並環剝樹皮1.5釐米左右,露出木質部,將生根粉液(按説明稀釋)塗在刻傷部位上方3釐米左右,待幹後用筒狀塑料袋套在刻傷處,裝滿疏鬆園土,澆水後兩頭紮緊即可。一月後檢查,如土過幹可補水保濕,生根後剪下另植。灌叢型樹可選外圍較細軟、1年至2年生枝條將基部刻傷,塗以生根粉液,急彎後埋入土中,上壓磚石固定,頂梢可用棍支撐扶正。一般第二年3月分割另植。有些枝條當年不生根,可繼續埋壓,第二年可生根。

垂絲紫荊栽培技術

紫荊樹姿優美,既可用作庭院、公園綠地的美化,也可用來盆栽觀賞。紫荊性喜陽光,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澇。
紫荊管理較粗放,在夏季生長期間,可剪去根櫱及過細過密枝條,冬季需將1年生或2年生的長枝適當短截(留枝長10釐米),去除病蟲枝、過密枝。秋季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機肥,或適當施氮、磷、鉀複合肥料。苗期需及時剪除萌櫱和主幹1.5米以下的分枝,第一年冬、春可出圃定植,定植後第二年可開花。

垂絲紫荊主要價值

由於本種花多而美麗,是一種優良的觀賞植物;樹皮纖維質韌,可制人造棉和麻類代用品。 [1] 

垂絲紫荊分佈情況

產湖北西部、四川東部和貴州西部至雲南東北部。生於海拔1000-1800米的山地密林中,路旁或村落附近。模式標本採自四川巫山 [1] 

垂絲紫荊生態學特性

垂絲紫荊生長在涼爽、濕度大的氣候環境裏,能耐低温,抗旱力也強,在土層較淺薄的微酸性土上仍生長良好。垂絲紫荊喜光,在疏林中處於上層或林窗處,與雲南樟和馬尾松等樹種混生。垂絲紫荊的花先於葉開放。 [2] 

垂絲紫荊整形修剪

垂絲紫荊重剪

紫荊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在正常生長情況下,栽植4~5a的紫荊主幹及側枝比較稠密,一些老枝逐漸失去再生能力不能開花,此時需要對其進行重剪,疏去衰老枝,稀疏內膛空間,進而促使新枝的生長。 [3] 

垂絲紫荊疏剪

紫荊落葉後,春季萌芽前進行修剪,根據主枝的樹齡,疏除一些衰老嚴重的大枝、枯萎枝和交叉枝,使保留下的主枝能夠均勻分佈,充分得到陽光的照射,每年儘可能修剪一次。冬季修剪時,應疏剪掉沒有觀賞價值的病枝、重疊枝及交叉枝,可以使其抽發出新的枝條。 [3] 

垂絲紫荊短截

一般夏季修剪應用短截較多。紫荊的花是由花芽分化而來的。因此,在紫荊進入花期以後,需要短截或者花朵摘心,待花朵凋謝以後,去除殘花,減少因落果造成的營養消耗,減少對植株長勢的影響。 [3] 

垂絲紫荊常見病害及防治

垂絲紫荊葉枯病

主要危害紫荊葉片,感病的紫荊先從枝條尖端的葉片出現枯黃,慢慢脱落;在叢植的紫荊中,一般先有一兩枝出現枯黃,然後全株枝條出現枯黃最後死亡。可在春季萌芽前15d左右噴施4~5°Bé石硫合劑或1∶1∶100的波爾多液防治;在春季展葉後可用5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15d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三次。 [3] 

垂絲紫荊角斑病

角斑病主要為害紫荊葉片,病斑表現為黃褐色,多角形,嚴重情況下病斑佈滿葉片,連接在一起,葉片最終枯萎脱落。角斑病為真菌類病害,夏季發病較多,一般從下部葉片開始,慢慢向上部葉片蔓延。落葉後收集落葉並集中進行燒燬,從源頭上減少發病。用60%代森錳鋅600~1000倍液或者50%多菌靈800~1000倍液,15d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三次即可防治。 [3] 

垂絲紫荊枯萎病

枯萎病對紫荊的危害最為嚴重,一般先從枝條尖端的葉片開始枯黃,逐步發展到全叢枯黃進而死亡。枯萎病大多從地下的傷口侵入,導致紫荊維管束組織被破壞。枯萎病病菌可以在病株殘體或者土壤中越冬,能夠存活較長的時間。因此,應在紫荊落葉後將落葉集中收集、銷燬,用3%硫酸亞鐵對植株傷口進行消毒,還可用50%多菌靈400倍液或50%福美雙200倍液對紫荊進行灌根。 [3] 

垂絲紫荊主要蟲害及防治

垂絲紫荊褐邊綠刺蛾

褐邊綠刺蛾發生較輕時要及時剪除蟲葉。在褐邊綠刺蛾幼蟲發生早期,可以通過噴施敵百蟲、殺螟松、敵敵畏等800倍液進行防治。 [3] 

垂絲紫荊大蓑蛾

可以在大蓑蛾幼蟲孵化初期噴施800~1000倍敵百蟲進行提前防治;還可以利用保護性的寄生蜂、寄生蠅等大蓑蛾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3] 

垂絲紫荊透翅蛾

夏季需要經常進行檢查,及時疏除病枝、枯枝,及早消滅透翅蛾幼蟲;也可通過噴施500倍液的敵敵畏或氧化樂果進行防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