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球的環境、自然災害和大地構造動力學

鎖定
《地球的環境、自然災害和大地構造動力學》是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永順
書    名
地球的環境、自然災害和大地構造動力學
作    者
陳永順
類    別
地球科學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12月
開    本
16 開
ISBN
7040150263

地球的環境、自然災害和大地構造動力學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地球的環境、自然災害和大地構造動力學領域的一些前沿研究方向和進展。主要內容包括:季節性積雪區融雪的同位素演化及其對水文化學研究的意義;地殼與上地幔內粘彈性應力變化在地震觸發中的作用;爆發式火山噴發和湖泊噴發的機理和動力學:亞洲新生代大陸構造演化史的初步綜合回顧;印度一亞歐板塊碰撞是否引起了亞洲大陸下的地幔橫向擠出?利用全球地震層析成像研究熱點和地幔熱柱的深部結構及起源;俯衝帶成因的全新解釋和探討,尤其對由在岩石圈中存在的橫向密度差異產生的浮力效應進行深入討論;海洋地殼熱結構和生成機制的回顧;從地熱和液壓資料推斷年輕海洋地殼具有高滲透率。為適用眾多的讀者,作者對每個課題的介紹儘量深入淺出,既包含詳細的基本原理介紹,又包括該課題的最新進展並注入了作者對未來的展望。
本書可供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探、地理、海洋、環境、自然資源等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閲讀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用作教學參考書,還適用於對地球和行星科學感興趣的讀者。

地球的環境、自然災害和大地構造動力學本書目錄

第一章 季節性積雪區融雪的同位素演化及其對水文化學研究的意義
1.1 引言
1.2 觀測
1.3 一維物理模型
1.3.1 基本方程
1.1.2 無量綱方程
1.3.3 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1.4 冷凍室融雪實驗
1.4.1 實驗方法
1.4.2 融雪的同位素組成
1.4.3 模擬結果
1.5 意義
1.5.1 水文過程線分解
1.5.2 融雪同位素組成對流域水文化學研究的意義
1.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地殼與上地幔內粘彈性應力變化在地震觸發中的作用
2.1 庫侖應力的概念
2.2 地殼與地幔的粘彈性質及斷層的幾何模型
2.3 1992年landers地震產生的同震應力變化
. 2.4 1999年hector mine震源地區的粘彈性應力變化
2.5 hector mine地震產生的同震應力變化
2.6 對聖安德列斯斷層的影響
2.7 對南加州其他斷層的影響
2.8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爆發式火山噴發和湖泊噴發的機理和動力
3.1 氣驅噴發簡介
3.1.1 氣驅火山噴發
3.1.2 湖泊噴發
3.1.3 海洋噴發的可能性
3.1.4 火山噴發對環境的影響
3.2 爆發式火山噴發的機理和過程概述
3.3 岩漿中的水
3.4 爆發式火山噴發和湖泊噴發的能量學
3.4.1 能量學和動力可逆度
3.4.2 動力可逆過程的能量學
3.5 爆發式火山噴發的動力學
3.5.1 岩漿中的氣泡生長
3.5.2 火山頸內岩漿破裂前含氣泡的岩漿流動
3.5.3 岩漿破裂
3.5.4 火山頸內岩漿破裂後含岩漿顆粒的氣體流動
3.5.5 火山噴發氣流的動力學
3.5.5.1 火山噴發柱的動力學
3.5.5.2 火山碎屑流的動力學
3.6 湖泊噴發的機理和動力學
3.6.1 水下氣泡流
3.6.1.1 水下氣泡流的能量學
3.6.1.2 水下氣泡流的動力學
3.6.2 噴出水面後二氧化碳氣流的動力學
3.6.3 湖泊的人工去氣
3.7 展望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亞洲新生代大陸構造演化史的初步綜合回顧
4.1 引言
4.2 新生代東亞大陸構造演化史
4.2.1 喜馬拉雅一青藏高原造山運動
4.2.2 扎格羅斯一伊朗造山帶
4.2.3 亞洲中部地區
4.2.4 中國北部地區
4.2.5 亞洲東部邊緣地區
4.3 新生代岩漿作用
4.3.1 空間分佈和變形作用的關係
4.3.2 地球化學
4.4 重建新生代亞洲大陸構造演化史的初步嘗試
4.5 新生代火山作用和晚第三紀板塊內部東一西向伸展作用發生的可能機制
4.5.1 新生代亞洲大陸構造演化史的基本特徵
4.5.2 新生代板塊內部的火山作用的起源
4.5.3 晚第三紀東一西向伸展作用的起源
……
第五章 印度-亞歐板塊碰撞是否引起了亞洲大陸下的地幔橫向擠出?
第六章 全球地震層析成像:熱點和地幔熱柱的深部結構及起源
第七章 俯衝帶成因的全新解釋及其對全球大地構造的意義
第八章 海洋地殼熱結構和生成機制的回顧
第九章 年輕洋殼的高滲透率:從地熱和液壓資料做出的推斷
索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