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橋閘遺址

鎖定
土橋閘遺址,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梁水鎮土閘村,是京杭大運河上重要的設施,是明朝時期的古遺址。 [3-4] 
土橋閘,始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拆修。2010年8月~12月,對土橋閘遺址進行了全面發掘,發掘出瓷器、陶器、銅器、鐵器、玉石器近萬件、石碑兩方。這次發掘還對船閘的基本結構、建造和維修時代及其建造程序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這是京杭大運河山東段船閘的首次發掘,聊城土橋閘也是大運河上完整揭露的第一座船閘。2012年,出土了一尊清朝鎮水獸,之前已發掘出三尊。土橋閘遺址對於研究大運河的水工設施、運河沿岸的物質文化習俗,認識大運河在古代交流與溝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也為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資料。 [3-4] 
2013年5月,土橋閘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土橋閘遺址
地理位置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梁水鎮土閘村
所處時代
明朝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260-1-260

土橋閘遺址歷史沿革

土橋閘遺址 土橋閘遺址
土橋閘遺址,曾是大運河上重要的設施。土橋閘,始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拆修。 [2] 
土橋閘遺址 土橋閘遺址
2010年8月~12月,考古專家對土橋閘遺址進行了全面發掘,是大運河山東段船閘的首次發掘。 [2]  [4] 

土橋閘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土橋閘遺址遺蹟分佈圖 土橋閘遺址遺蹟分佈圖
土橋閘遺址,曾是大運河上重要的設施。閘兩邊設置溝槽,只需在溝槽中插入木板,即可調節水位,保障船隻順利航行。土橋閘遺址是大運河上完整發掘的第一座船閘。 [2]  [4] 
地層堆積
土橋閘遺址北側 土橋閘遺址北側
船閘內河道常年季節性積水,土壤水分呈飽和狀態,土質黏重,剖面層次明顯。船閘內河道文化層堆積可分為3層。
第1層:黃色淤沙土,土質疏鬆,持水性強厚1.3~2米。出土現代瓷片玻璃磚瓦碎塊等。
第2層:灰褐色淤沙土,分佈均勻,土質鬆軟,飽含水,厚約1米。出土器物較少,可見近現代瓷片、磚瓦碎塊及明清瓷片。
第3層:青灰色淤沙,分佈均勻,土質疏鬆,有較大沙粒,厚約0.5米,其下為石鋪底板。出土器物較多,主要為明清瓷片、鐵器、銅器和石器等。
船閘外河道3層下為青灰色淤泥土。 [4] 
船閘
船閘,由迎水燕翅、閘口、分水燕尾、裹頭、閘墩、底板、木樁、弧形石牆、荒石等組成。
迎水燕翅,位於閘南,是承受來水、呈扇形張開的“八”字折彎直牆,有東、西之分。主體為18層條石錯縫壘砌而成,同層條石間用鐵鋸扣相連,保存基本完好,東側長21.7米,西側長18.2米,最高7.8米。條石用料不統一,長0.4~1.05米、寬0.4~0.5米,高0.38~0.5米。牆內有一層混摻三合土的不規則襯裏石,石內可見壘砌青磚。
閘口 閘口
閘口,指船閘中部的水流通道,由東、西直牆和閘門組成。直牆用條石錯縫壘砌,石間有鐵鋸扣固定,牆內有兩層襯裏石,石內有青磚,東西相距6.2米、南北長6.8米,高7.5米。閘門已失,僅見閘門槽和槽下門檻石,閘門槽寬0.25~0.3米、進深0.2~0.25米;門檻石由5塊條石組成,長短不等,寬0.5米,石面經加工向上斜凸0.06米,上凸部分寬0.27米,頂面平整,防止存物。
分水燕尾,位於閘北,是分導泄水、呈扇形張開的“八”字折彎直牆,有東、西之分。其結構與迎水燕翅相同,但明顯加長。崩塌損毀嚴重,東側牆體原暴露部分外凸,東側長31.3米,西側長28.7米,殘存最高6.8米。
裹頭,指迎水燕翅、分水燕尾外端橫折的石牆,用條石壘砌,再以鐵鋸扣相連而成,其內為夯土。迎水燕翅東、西裹頭橫折處相距36.8米,東側裹頭因民房佔壓,未全部暴露,長度不明,西側裹頭長1.2米。分水燕尾東西裹頭橫折處相距56.3米,東側塞頭長1.97,西側裹頭長1.38米。
底板,指鋪於閘內河底的石面。用條石平鋪,以鐵鋸扣互連,唯南北部兩端的邊石側立。底板中間由門檻石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長11.4、北部長10米。
閘墩,亦稱墩台,是兩岸伸入河道攔截水流的墩式水工建築,組成迎水燕翅、閘口、分水燕尾、裹頭的閘牆皆附其上。牆內用舊閘石料、青磚堆砌,並用三合土夯打,其基礎暴露部分可見眾多地釘木樁。
土橋閘遺址南側 土橋閘遺址南側
護樁,皆為尖頭圓木,直徑0.05~0.15米,排列緊密,其間以石牆、木牆隔開,對迎水燕翅、分水燕尾、底板、閘墩及河岸等進行固定和圍護。閘南底板外護樁保存完好,南北3.7米。閘北底板外護樁暴露部分多成尖狀,應系閘門開啓後激流衝擊造成,自南至北高度漸低,東西16.5米,南北4.5米。東側閘墩以北有一排暴露較高的木樁,共18根,直徑0.12~0.18米,南北間距0.08~0.2米。
弧形石牆,為閘墩下的護坡設施。用條石錯縫砌築,以鐵鋸扣固定連接。牆內高度與底板基本相平,其間夯砸的地釘木樁與閘墩地釘相連,內有磚牆和木牆。東側石牆長14.2米,南距分水燕尾5.5~8米。西側石牆塌落嚴重,僅存基本形制。
荒石,散落於閘北底板護樁外側的河道中,能減緩流速,降低閘激流對河道的沖刷力度。石塊大小不一,排列無規則。 [4] 
月河
月河,是連接船閘上下游的月牙形水道,進水口高於河道,汛期閘門關閉時洪水從進水口溢流入月河,船閘維修或撈淺時航船亦可從月河繞行。
清乾隆《東昌府志》卷七載土橋閘下有月河一道;《山東運河備覽》卷七載土橋閘月河長一百八十五丈,即592米。經調查勘探,土橋閘下的月河位於船閘東側,呈南北長的不規則半圓形,外有月河堤西岸借用運河東堤。月河淤塞時間遠早於運河,殘存故道被民國時修建的村圍溝截斷,月河東堤部分被馬頰河大堤疊壓。據勘探,月河東堤距閘口約180米,月河進水口在閘口南約130米處,出水口在閘口北約180米處與歷史記載基本相符。對月河試掘6米,均為黃色淤沙土,未見底部。 [4] 
大王廟
大王廟,位於東側閘墩邊緣,祭祀的神靈當為河神金龍四大王謝緒。其廟以大王廟之名廣見於京杭運河兩岸重鎮,此處是聊城東昌府區已知的第三座。建築坐東向西,南北暴露部分7米,進深5米,用石塊壘砌基礎,青磚砌築直牆,原鋪地磚僅存少許。推測大王廟南北應有3間,面闊約12米。在東側牆基內發現“康熙二十八年撫院明文”石碑一塊。 [4] 
關帝廟
關帝廟,位於運河西岸,南距船閘約80米。《清實錄》載,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御舟泊土橋時,遣官祭關聖帝君。經勘察此廟規模較大,應為多重建築,但基址已全部被民房佔壓。 [4] 
減水閘
減水閘,是為分瀉洪水設置的水工設施。《山東運河備覽》卷七載土橋閘東岸有一減水閘,《東昌府志》卷七也記錄土橋閘北東岸有四空閘滾水壩減水。閘口向北約200米東側大堤上,有一明顯低窪處,調查時曾在此發現一塊條石,其形制與閘上所用條石相同。村民在平整農田時曾挖出許多大石塊,石下有木樁,故此處應為減水壩舊址。 [4] 

土橋閘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土橋閘遺址發現明代運河管理的“撫院明文”碑刻一幢。清理河道時,還發現了豐富的瓷器、陶器、鐵器及大量銅錢。瓷器以青花瓷、青瓷、白瓷為主,年款標示以明清時期為多,為研究該時期的陶瓷提供了豐富的標本。此外,發現的銅錢裏存在日本“寬永”年號銅錢。 [3-4] 
瓷器
土橋閘遺址出土青花瓷碗 土橋閘遺址出土青花瓷碗
瓷器,出土上萬件,主要為青花瓷,還有部分青瓷、白瓷、青白瓷、藍釉瓷粉彩瓷、釉上彩瓷等年代多屬明清有少量宋元瓷片;器形有碗盤壺、杯、盒及人物塑像;紋飾有植物、人物、動物及文字等,底部有花草、文字、年號、符號等。 [4] 
鐵器
鐵器,出土近千件,有生活用具、船上用具、造船或加固船板器具、船閘相關設施附件等。 [4] 
銅錢
銅錢,主要為明清時期錢幣以“永樂通寶”及“康熙通寶”“乾隆通寶”為多,另有1枚日本寬永通寶。 [4] 
石器
鎮水獸,4件,均為整石雕成,出土於閘北河道。 [4] 
鎮水獸
土橋閘遺址出土一尊清朝年間雕刻的鎮水獸,名為趴蝮。長約100釐米,寬約40釐米,高約45釐米,以青石為原料,發掘於土橋閘的東南角。鎮水獸輪廓清晰,呈卧着的姿態,身上蓋着薄薄一層土質,只在稜角處能看到石頭本身的灰黑色。鎮水獸在古代經常隨水利設施而建。
鎮水獸 鎮水獸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龍生九子的説法,指龍生的九個兒子各有不同。趴蝮是龍九子之一,專職鎮水,又名吸水獸、吞水獸。《水東日記·卷九》曰:“好飲者曰趴蝮,石橋兩旁俯水獸是也。”因趴蝮好飲水,故水位漲到其附近時,趴蝮便將洪水吸入自己腹中。因而,在水邊修建鎮水獸又藴含了古人伏波安瀾的美好願望。 [2] 

土橋閘遺址所獲榮譽

2011年,土橋閘遺址被評選為全國文物考古十大新發現。 [3] 

土橋閘遺址研究價值

聊城土橋閘遺址規模大,建造結構複雜,反映了古代建築以及治水工程技術之高超。山東省考古所對千里大運河上的這座船閘進行了首次完整揭露,這項考古活動為正在申報中的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資料。土橋閘遺址的發掘對研究運河漕運歷史及水利工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化遺物以明、清兩代為主,為研究兩代陶瓷提供了豐富的實物標本。 [3] 

土橋閘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土橋閘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土橋閘遺址旅遊信息

土橋閘遺址地理位置

土橋閘遺址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梁水鎮土閘村。

土橋閘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土橋閘遺址,路程34.7千米,用時約1小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