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壤結持度

鎖定
土壤結持度是指隨含水量變化而呈現的土壤相態階段,亦稱土壤稠度。例如,土壤從濕到幹,依次有黏滯、塑性、酥性和剛性等結持度。它們的流變性、強度等力學性質顯然不同。土壤耕作、土質地基施工和泥塑土坯製造等工作,應分別選擇在其適合的土壤結持度階段進行。對於細質地土壤.從濕到幹或從幹到濕可劃分出4〜6種結持度(物理相態)階段,其各分界點含水量(阿特貝限)也較明顯。而在粗質地土壤中,結持度階段及阿特貝限均不明顯甚至缺失。土壤結持度階段的變化,是由於在不同的含水量時土壤的黏滯、黏着、可塑、黏結等基本力學性質依次表現為出現、增強、減弱和消失,在它們的綜合影響下,土壤就呈現出不同的物理相態-結持度,而且它們的各項綜合力學性質流變性、強度以及應力-應變關係等均顯示出巨大的差別。 [1] 
中文名
土壤結持度
外文名
Soil consistence degree
條    件
不同含水量範圍內
性    質
不同觸覺的物理狀態
結構分類
土壤在不同含水量範圍內具有不同觸覺的物理狀態。土壤含水量從高到低按觸覺不同可劃分為黏滯、塑性、酥軟和剛性四個結持階段。就土壤的內在性質而言,結持度的差異主要是由於土壤黏結力和黏着力隨土壤含水量的變化產生的。土壤結持的劃分在耕作上有重要意義,農機具的運動和操作,耕作質量及耕作效率都與土壤結持度有關。
參考資料
  • 1.    周健民.土壤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