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圍(讀wéi)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春秋時期文字。 [2]  本義是圍繞,後引申為周圍,又引申為計量圓周的單位。 [2]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 [3] 
中文名
拼    音
wéi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lfnh(86版)
倉    頡
wqs
鄭    碼
jdby
筆    順
2511521
字    級
一級字(編號0750) [1] 
平水韻
平聲五微 [4]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7
統一碼
基本區 U+56F4
四    角
60527
結    構
全包圍結構
注音字母
ㄨㄟ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2]
古字作“囗”(wéi) [15]  ,後在春秋時期,分化出“圍”,表示眾人被圍在一個四周封閉的空間內。戰國時期圖2,圍字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其內部更顯得被圍的人多且雜,《説文》中篆文發生微微形變,其內部“囗”的上下是正反寫的“止”變形,外部再用“囗”包圍,依舊體現是的包圍的含義。秦漢字型皆承自於小篆,一直延續使用“圍”,直至新中國成立推行簡化字,內部變為“韋”。 [2] 
圍是形聲字。囗為形旁,表示圍繞,為聲部。本義是圍繞,也指城池防禦。“圍”字像衞兵環繞着城邑站崗。當“韋”的“環城守衞”本義消失後,篆文再加“口”(表示周密環繞),強調環繞城市巡邏。 [5] 
後世本字為“囗”(wéi)只用於部首中 [13]  ,不單用,例字有“國”。而其他字義均有“圍”所承擔。 [14]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wéi
動詞
環繞
enclose;surround
圍,裹也。——《廣雅·釋詁四》
範圍天地之化。——《易·繫辭上》
以其一為之被而圍之。——《周禮·考工記·廬人》
圍塹;圍圓圍地圍屏圍落
包圍
encompass;surround
秦之圍邯鄲。——《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兵圍邯鄲。——《史記·魏公子列傳》
江都圍急。—— 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四面圍住。——《廣東軍務記》
圍殲圍守;圍取
防守
defense
圍不言戰。——《公羊傳·莊公十年》
違背;離開
violate;leave
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圍之。——《管子·形勢》
則王以春圍其農,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陳其寶。——《商君書·徠民》

名詞
用土、石、荊棘等圍成的防禦設施
defensive wall surrounding village
敕軍營更築嚴圍。——《三國志》
打獵的圍場
exclosure
百官戎服騎從,鼓行入圍。——《隋書》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設的禁區
forbidden zone
今皇上巡幸曰圍,取巡狩義。——俞正燮《癸巳存稿》

圍佔江湖淤灘造的田
low-lying paddy fields

區域
area
上帝是祗,帝命式於九圍。——《詩·商頌·長髮》

周邊(多指周邊的長度)
peripher

包圍圈
ring of encirclement
外圍合。——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量詞
用於四周有圍欄或可用以圍裹的東西


計量圓周的約略單位,指兩隻胳膊合圍起來的長度,也指兩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圍的長度


十圍;腰闊數圍;大樹絮之百圍 [3]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六】【囗部】羽非切
守也。從囗韋聲。 [6] 

説文解字注

守也。從囗韋聲。
羽非切。十五部。 [7] 

康熙字典

《唐韻》羽非切。《集韻》於非切。𠀤音韋。《説文》:守也。
又繞也。《易·繫辭》:範圍天地而不過。注:周備也。範,如金之有模範。圍,匡郭也。
又《詩·商頌》:帝命式於九圍。注:分天下為九處,若規圍然。
又環也。《周禮·夏官·環人》注:環,猶圍也。主圍賔客,任器為之守衞。
又遮取禽獸。《禮·曲禮》:國君春田,不圍澤。注:春育之時,不合圍盡收之也。
又《王制》:天子不合圍。注:言不四面圍之也。
又環繞攻城。《春秋·提要》注:環其城邑曰圍。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禬禮哀圍敗。注:謂其國見圍入而國被禍敗也,喪失財物,則同盟之國會合財貨歸之,以更其所喪也。
又《韻會》:五寸曰圍。一抱曰圍。《莊子·人閒世》: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散木也,無所用,故壽。
又縣名。《後漢·郡國志》圍縣,屬涼州武威郡。
又與韋通。《前漢·成帝紀》:大風拔木,十韋以上。
又與衞通。《管子·地員篇》:山藜葦芒,羣藥安聚,以圍羣殃。注:圍同衞。
又《唐韻》《集韻》𠀤於貴切。音謂。繞也。 [8] 
古籍解釋

字形書法

異體字

異體字 異體字 [3]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字形對比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3]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9]

書法賞析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ər
王力系統
ɣ
ǐwəi
董同龢系統
ɣ
juə̆d
周法高系統
ɣ
jiwər
李方桂系統
gw
jəd
西漢


東漢




jəi


jə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wəi
北魏後期北齊

jwəi
齊梁陳北周隋

jwə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0
jwe̯i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wəi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uəi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uəi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wĕi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əi [10-11]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合口呼
次濁
雨非切/於貴切
ɣjuəi
去聲

合口呼
次濁
於貴切/音韋
ɣjuəi
集韻

平聲

雲/匣
合口呼
全濁
於非切
Ɣiuəi

去聲

雲/匣
合口呼
全濁
於貴切
ɣiuəi
韻略


平聲





於非切

增韻


平聲





於非切



去聲





於貴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齊微



全清

ui
中州音韻


平聲
齊微





吳歸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延知切


平聲


次濁
於媯切
ouei

去聲


次濁
於位切
ouei
分韻撮要

陽平






[11-12]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1-24]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第562頁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1-01-24]
  • 4.    平水韻部五微  .平水韻網[引用日期2021-01-24]
  • 5.    《畫説漢字》編輯部編著.圖解《説文解字》 畫説漢字 小學版 一-二年級:時代文藝出版社,2015.10:第36頁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第224頁
  • 7.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第1111頁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第151頁
  • 9.    《圍》字的筆順(筆畫順序)動畫 漢字圍怎麼寫,圍的規範寫法是什麼? - 漢字屋  .漢字屋[引用日期2021-01-24]
  • 10.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1-01-24]
  • 11.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1-24]
  • 12.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1-01-24]
  • 13.      .漢語大字典[引用日期2024-02-14]
  • 14.    王朝忠.《漢字源流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21:32—33
  • 15.    徐中舒.漢語大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76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