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固體地球

鎖定
固體地球是一個磁性球體,有自身的磁場。根據地磁力線的特徵來看,地球外磁場類似於偶極子磁場即無限小基本磁鐵的特徵。其內容包括:重力大地測量學地震學地磁學 [1] 
中文名
固體地球
外文名
Solid earth
觀點和方法
物理學
分    類
大氣物理學、海洋物理學等
基    礎
重力和大地測量學和地磁學等

固體地球固體地球解釋

用物理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固體地球的運動、物理狀態、物質組成、作用力和各種物理過程的綜合性學科。所謂固體地球是相對於大氣海洋而言的。地球物理學一詞,是20世紀初才正式為人採用的,50年代有了很大發展,進一步分為大氣物理學海洋物理學空間物理學固體地球物理學
固體地球物理學有3 個發展較早的基礎性學科 :重力大地測量學地震學地磁學
固體地球物理學還包含地電學地熱學。這兩個學科發展歷史不長,正在進一步發展之中。
在固體地球物理學範圍內 ,還有3個學科名稱 ,它們都是對固體地球作綜合性和整體性研究的。它們彼此之間的差別很小。大地構造物理學在30年代只討論岩石和礦物形成的物理條件和過程,近年來其研究領域已由地球表層逐漸擴大到地球內部。地球內部物理學是研究地球內部物質結構、組成和物理過程的學科分支。地球動力學原是研究地球內部的作用力、物質對作用力的響應特性及有關的變化過程的。
60年代板塊大地構造學説興起後,有關地球的整體性運動的問題都以地球動力學的名稱出現,是研究比較活躍的領域。

固體地球大地測量學

研究和測定地球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測定地面點幾何位置的學科。大地測量的歷史悠久,中國唐代高僧一行曾算出地球子午線一度之長。重力和大地測量是國家建設的重要項目,關係到國土管理、礦產開發和航天事業的發展。

固體地球地震學

研究固體地球介質中地震的發生、地震波的傳播以及地震的宏觀後果等課題的綜合性科學,它又是地質學物理學的邊緣科學。地震學主要研究地震發生的規律和人類抗禦地震災害的方法,它同時又以地震波為工具研究地球內部構造。地震學的研究成果在許多方面有廣泛的應用。

固體地球地磁學

研究地磁場的時間變化、空間分佈、起源及其應用的一門學科。地磁場的研究有悠久的歷史。中國在戰國時期就已知道磁石的吸鐵性和指極性。地磁學注重觀測,也需要運用數理科學作理論分析。地磁場的起源問題牽涉到地球內部的物理過程。由於地面磁場受空間電流影響很大,地磁學空間物理學有着緊密的聯繫。
參考資料
  • 1.    黃定華主編.普通地質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