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遠

鎖定
四遠,漢語詞彙,拼音sì yuǎn,釋義為四方邊遠之地;指四方邊遠之人;四方。
中文名
四遠
拼    音
sì yuǎn
釋    義
四方邊遠之地;指四方邊遠之人;四方
出    處
《論衡·超奇》

目錄

四遠解釋

1.四方邊遠之地。 2.指四方邊遠之人。 3.四方。 [1] 

四遠出處

漢·王充《論衡·超奇》:“珍物產於四遠。”
《南史·劉穆之傳》:“此雖小事,然宣佈四遠。”
宋·洪邁《夷堅丙志·道人留笠》:“永康青城山,每歲二月十五日為道會,四遠畢至。”
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怒如列缺光,迅與芬輪俱。聯延掩四遠,赫奕成洪爐。
唐·薛存誠《膏澤多豐年》詩:“八方甘雨布,四遠報年豐。”
唐·裴説《不出院僧》:四遠參尋遍,修行卻不行。耳邊無俗語,門外是前生。
宋·關詠《迷仙引·春陰霽》:獨自個凝睇。暮雲暗、遙山翠。天色無情,四遠低垂淡如水。離恨託、徵鴻寄。
元·無名氏《桃花女》第四折:“暢道術似君平,財如鄧通,贏的個車馬填門四遠里人傳頌。” [2] 
魯迅《三閒集·怎麼寫》:“四遠還彷彿有無量悲哀,苦惱,零落,死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