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

鎖定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暨陳雲舊居,面積約177平方米,位於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臨江林業局機關院內。 [3]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27日到戰略反攻期間,陳雲(時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政委)在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貫徹黨中央指示,領導長白山區軍民堅守南滿,指揮了“四保臨江”戰役。陳雲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離開臨江。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為單層磚木結構,門上方有一橫額,是由肖勁光同志題寫的“陳雲同志舊居”。舊居外牆水泥掛麪,房山牆開門。內部構造成“凹”字型,走廊盡頭一大房間,兩側各有一小房間。舊址已開闢為陳雲舊居紀念館,通過大量的珍貴圖片和史料介紹了陳雲同志在臨江工作的經歷和四保臨江戰役的詳細經過,並陳列着陳雲同志的部分工作、生活用品。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見證了老一輩革命家大敵當前臨危受命、逆境之中絕地求勝、關鍵時刻果敢決斷的政治品格和力挽狂瀾,扭轉戰局,反敗為勝的歷史功績,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2]  [4-5] 
2006年5月,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
所處時代
1945年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921-5-04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歷史沿革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是清光緒六年(1880年)清防軍統領左寶貴居住的防營。 [4]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27日到戰略反攻期間,陳雲(時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政委)在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貫徹黨中央指示,領導長白山區軍民堅守南滿,指揮了“四保臨江”戰役,殲敵4萬餘人。陳雲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離開臨江。 [3]  [7] 
1986年,肖勁光同志題寫了“陳雲同志舊居”牌匾。 [6] 
1995年、2013年,臨江林業局、臨江市政府又分別兩次對舊居進行了保護修繕,並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6]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建築格局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6張)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有正房五間,房屋面積約177平方米。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既是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也是陳雲當年工作和生活的故居。該建築為單層磚木結構,是一座獨立建築日式結構的房子,門上方有一橫額,由肖勁光同志題寫的“陳雲同志舊居”。舊居外牆水泥掛麪,房山牆開門。內部構造成“凹”字型,走廊盡頭一大房間,兩側各有一小房間。舊址已開闢為陳雲舊居紀念館。 [4]  [6]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文物遺存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4張)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陳雲舊居)通過大量的珍貴圖片和史料介紹了陳雲同志在臨江工作的經歷和四保臨江戰役的詳細經過,並陳列着陳雲同志的部分工作、生活用品:陳雲同志穿過的坎肩一件、拉過的京胡一個、電話機、八仙桌和太師椅,以及四保臨江戰役圖片和戰爭示意圖。 [2]  [5]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價值意義

陳雲同志在臨江期間,指揮了打開東北局面的關鍵之役的四保臨江戰役,還領導了遼東土地改革運動,對遼東黨政軍建設和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以及東北全境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見證了老一輩革命家大敵當前臨危受命、逆境之中絕地求勝、關鍵時刻果敢決斷的政治品格和力挽狂瀾,扭轉戰局,反敗為勝的歷史功績,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4]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06年5月,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旅遊信息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地理位置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位於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臨江林業局機關院內。 [3]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交通信息

步行:自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人民政府步行前往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路程約880米,用時約13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