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喬寺碑樓

鎖定
喬寺碑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絳縣橫水鎮喬寺村,是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址。 [2] 
喬寺碑樓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周氏家族為資政大夫周萬鍾所建的功德碑樓。喬寺碑樓坐西朝東,平面長方形,面寬六間,單檐歇山頂,檐下飾磚雕仿木斗栱。石砌台基長約17米,樓身高約15米,正面設五碑室立七通碑,每室之間有通柱石雕對聯,上嵌石匾額。樓體上部四面亦飾有各種磚雕勾欄、窗縷、垂花。樓體前面有三副對聯、五個匾額,第一碑室鐘有《序》。喬寺碑樓集建築、磚雕、石雕、書法藝術於一體,保存狀況良好,具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 [2]  [5] 
2013年5月,喬寺碑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喬寺碑樓
地理位置
山西省運城市絳縣橫水鎮喬寺村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編    號
7-0902-3-20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喬寺碑樓歷史沿革

喬寺碑樓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 [2] 
2018年,喬寺村對喬寺碑樓進行維修。 [4] 

喬寺碑樓建築格局

喬寺碑樓 喬寺碑樓
喬寺碑樓是周氏家族為資政大夫周萬鍾所建的功德碑樓。喬寺碑樓坐西朝東,平面長方形,面寬六間,單檐歇山頂,檐下飾磚雕仿木斗栱。石砌台基長約17米,寬2.60米,高1.50米。樓身高約15米,正面設五碑室立七通碑,每室之間有通柱石雕對聯,上嵌石匾額。樓體上部四面亦飾有各種磚雕勾欄、窗縷、垂花。 [2]  [5] 

喬寺碑樓文物遺存

綜述
喬寺碑樓
喬寺碑樓(2張)
喬寺碑樓頂部檐下纏繞着幾組傳統吉祥圖案,樓體前面有三副對聯、五個匾額,第一碑室鐘有《序》。 [3]  [5] 
浮雕圖案
對聯上下皆雕有軸楣與軸尾,軸楣為浮雕虎首或獅首,軸尾作仰覆蓮瓣。各龕額枋皆雕飾二龍吸珠或二龍相吸對稱浮雕圖案。額枋上部皆設八字外斜匾額花邊邊框,框內皆有楷書題字。匾額之間夾有長方形框內浮雕圖案,題材多樣,有農夫騎牛、官宦行走,小橋風景等。屋身上部有磚雕平座,平座以垂蓮柱分間相隔,平座欄板部位皆有題材多樣的浮雕圖案。垂蓮柱上部雕有枋木、斗拱,平身科斗拱呈花朵疊交如意形制。屋頂雕仿木構檐椽、飛檐椽、瓦隴等。龕頂中部雕黑白陰陽太極圖,其周環圍八卦圖,邊繞飛蝙蝠。碑碑樓背面和南北兩個山面皆有與正面相似的仿木結構浮雕圖案。
整個樓身自下而上雕刻圖案由簡到繁,題材豐富,屋檐下的各種仿木結構椽、飛、斗拱、枋木、垂蓮柱以及匾額邊框等造型,內容豐富、佈局合理,比例協調。 [3]  [5] 
三副楹聯
楹聯 楹聯
第一副:福海匯羣流共入淵涵度量;德星明分野同瞻燭耀輝光。上聯讚頌主人周萬鍾經商致富後幫助夥誼共同致富的品質,下聯讚頌主人德行高尚,世人共同瞻仰。第二副:起家以勤儉承先追蹤文正;貽謨惟詩書裕後媲美温公。“文正”“温公”,即司馬光,諡號文正。此聯讚頌周萬鍾在“勤儉起家、詩書傳世”上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和同鄉先哲司馬光相提並論。第三副:望重品高奕世松楸留美蔭;惠深德溥千秋桑梓仰芳徽。上聯讚頌主人高尚品德如同百世松楸,葉繁枝茂蔭庇後人;下聯讚頌主人其恩德深遠。 [3] 
五個匾額
“昭來許”匾額 “昭來許”匾額
至左而右,依次為“繹思不忘”“昭來許”“惠有孚”“享於社”“薄渭陽”。五塊匾額上的文字均出自典籍,有典可循。第一塊匾額“繹思不忘”,出自《詩·周頌·賚》:“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朱熹《詩經集傳》:“繹思,尋繹而思念也……欲諸臣受封賞者,繹思文王之德而不忘也。”它告諭後人不忘先輩周萬鐘的恩德。第二塊匾額“昭來許”,出自先秦佚名《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意思是叮囑後人發揚光大先輩周萬鐘的業績。第三塊匾額“惠有孚”,出自《易經·益卦》:“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意思是胸懷誠信仁愛和恩惠他人之心,必將受到天下人的報答,教導後人做像先輩周萬鍾那樣講誠信和施惠於人的人。第四塊匾額“享於社”,出自《舊唐書·卷二十四·志第四》:“卯日祭社稷於社宮,辰日臘享於太廟,用牲皆準時祭。”意思是皇家在社宮祭祀社稷;臘月在太廟祭祀祖先,體現周萬鍾盡享後裔、親友的虔誠祭祀。第五塊匾額“薄渭陽”出自《詩·秦風·渭陽》:“我送我舅,日至渭陽。”古代稱甥舅關係為“渭陽”,其下部碑室系八居義等五個外甥為其舅周萬鍾所矗的恩德碑。 [3]  [5] 
《序》文
《序》為清道光乙未科探花喬晉芳親筆撰寫。上款:誥授奉政大夫户部河南司正郎乙酉科優貢乙未探花翰林院編修散館刑部主事武英殿校錄加一級愚侄喬晉芳頓首拜題並序。中間豎排陰刻小號楷書:“蓋聞四民之中商居一焉。書雲:懋遷有無化。居此商賈之所由昉也。顧商賈之道,財與人並相需。有財而無人,則泉貨無由而孶息;有人而無財,則經濟亦難以施行。是二者,固缺一不可也。周祿在姑丈者,家號素封,人稱多藝。有端木之才,工計然之術。設立生意,不一而足。公盛一號,繼舊業於前人;豐裕諸典,創新謀於一己,又得夥友諸人為之料理,而經營是以日增月盛,富擬陶朱。而為夥友者,亦皆沾江河之餘潤,獲利益於無窮焉。道光甲午,公捐館舍,越二年,榮歸佳城。諸夥友被其澤,感其德,樹片石於道左,以寄思慕之情。屬餘為之序雲。”其上款為喬晉芳的官職及受到的獎勵。
《序》正文論述了發展商業的重要性,介紹了其姑丈周祿在經商上的成就和幫助夥友的恩德,記敍了修建碑樓的動因和過程。 [3] 

喬寺碑樓文物價值

喬寺碑樓集建築、磚雕、石雕、書法藝術於一體,保存狀況良好,具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 [2]  [5] 

喬寺碑樓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喬寺碑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喬寺碑樓旅遊信息

喬寺碑樓地理位置

喬寺碑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絳縣橫水鎮喬寺村。 [2] 

喬寺碑樓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運城市絳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喬寺碑樓,路程約15.2千米,用時約2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