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喃字文學

鎖定
喃字文學,大約在13世紀初葉,越南人採用漢字的結構和形聲、會意、假借等造字法,創造出一種新的方塊字即喃字。 [1] 
中文名
喃字文學
起始時間
13世紀初葉

喃字文學歷史沿革

喃字最初見於李朝的碑銘,陳朝時開始得到推廣並被運用到文學創作中。
18世紀至19世紀初喃字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陳朝仁宗時的韓詮(原名阮詮,因奉旨作《祭鱷魚文》驅散瀘江鱷魚有功,“帝以事類韓愈,賜姓韓”)用喃字譜平仄詩律,創造了韓律,是用喃字寫詩的第一人。
後世多有效仿,不乏成功之作。由於韓律對詩的格律要求十分嚴格,不易掌握,一些文人在此基礎上大膽吸收口頭流傳的民歌、民謠的成分,創造出一種新詩體——六八體詩。
這種詩體韻律比較簡單,容易掌握,為喃字文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喃字文學代表作品

從14世紀朱文安的《國音詩集》、16世紀黎聖宗的《洪德國音詩集》,到18世紀大批著名詩人、作家和文學作品的出現,標誌着喃字文學發展到了成熟階段。其中,阮攸的《金雲翹傳》和女詩人胡春香的詩被視為喃字文學發展的巔峯。19世紀末法國入侵越南後,大力推行易學易掌握的拉丁化越南文,喃字退出了歷史舞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