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唶,漢語漢字,拼音為jiè、zuō,部首是口,五筆是KAJG,注音是ㄐㄧㄝˋ、ㄗㄨㄛˉ。
中文名
拼    音
jiè、zuō
部    首
五    筆
KAJG
倉    頡
RTA
筆    順
豎折橫橫豎豎橫豎折橫橫
注    音
ㄐㄧㄝˋ、ㄗㄨㄛˉ
結    構
左右結構
部首筆畫
3
總筆畫
11
五    行
統一碼
U+5536
四角號碼
64061
GBK編碼
8687
筆順編號
25112212511

基本解釋

● 唶
唶
jiè ㄐㄧㄝˋ
◎ 嗟嘆。讚歎。
● 唶
zuō ㄗㄨㄛˉ
◎ 古通“嘬”,吮吸。

詳細解釋

◎ 唶 jiè
〈動〉
讚歎;嘆息 [highly praise;heave a sigh]。如:唶唶(讚歎聲);唶惋(嘆惜)

漢語字典

[①] 唶[jiè]
田字格中的“唶” 田字格中的“唶”
[《廣韻》子夜切,去禡,精。]
亦作“諎5”。
讚歎;嘆息。
[②] 唶[zé]
[《廣韻》側伯切,入陌,莊。]
(1)通“齰”。吮吸。
(2)大聲呼叫。
[③] 唶[jí]
見“唶3唶”。

音韻參考

[廣 韻]:子夜切,去40禡,jiè,假開三去麻精
[平水韻]:去聲二十二禡·入聲十一陌
[國 語]:jiè,jí,zè
[粵 語]:zaak3ze3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夜切,音借。《廣雅》唶唶,鳴也。
嘆聲。《後漢·光武紀》蘇伯阿遙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葱葱然。《注》唶,嘆也。
《鹽鐵論》鄙夫樂咋唶,而怪韶濩。《注》咋唶,裏歌也。古有咄唶歌。
《集韻》助伯切,音柞。唶唶,聲也。
《廣韻》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格切,𠀤音窄。《廣韻》本作諎,大聲也。《史記·信陵君傳》晉鄙嚄唶宿將。《注》唶,莊白反。索隱曰:嚄唶,謂多詞句也。正義曰:聲類雲:嚄,大笑,唶,大呼。
《集韻》聲也。《爾雅·釋鳥》行鳸唶唶。《疏》唶唶,鳥聲貌。《釋文》唶音責。《左傳·昭十七年九扈注》行扈唶唶。《釋文》唶,側百反。
子夜反。
助額反。
《集韻》資昔切,音積。嘆聲。 [1]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