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皋

(明代官員)

鎖定
唐皋(1469年-1526年),守之,新庵(一作心庵),別號紫陽山人。南直隸徽州府歙縣巖鎮(今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巖寺鎮)人。明正德年間狀元,官至侍講學士經筵講官。曾奉旨出使朝鮮,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明史稿》有傳。 [1] 
本    名
唐皋
別    名
唐太史
唐狀元
唐殿元
守之
新庵(一作心庵)、紫陽山人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明朝南直隸徽州府歙縣
出生日期
1469年
逝世日期
1526年
主要作品
《心庵文集》
《韻府增定》
《史鑑會編》
主要成就
狀元,曾出使朝鮮

目錄

唐皋生平

唐皋出身於程朱理學思想積澱深厚的新安(即徽州)唐氏文獻世家。他“生而英邁”,但因家道中落窮迫難以為生,靠宗族親友救濟度日。於是,他發奮讀書,胸懷抱負。
唐皋早年屢試不第。正德八年(1513年),唐皋再次赴鄉試,結果得中第二名亞元、《春秋》第一名。
正德九年(1514年),唐皋赴京師參加會試,又獲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
同年三月殿試,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唐皋以翰林院修撰承務郎的身份同主丁丑科會試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駕崩。唐皋被新登極的明世宗嘉靖皇帝任命為欽差正使,著一品服,出使朝鮮
歸朝後,唐皋參修《武宗實錄》。《實錄》成,晉為翰林院侍講學士經筵講官。
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唐皋卒於官,年僅五十八歲。

唐皋大禮議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議“大禮”之事起,唐皋通過好友楊慎力勸其座師楊廷和應當適當讓步,楊廷和未採納他的建議。結果,唐皋上疏説:陛下“宜考所後以別正統,隆所生以備尊稱”,觸怒世宗,被罰俸。不久,楊廷和罷官。同年七月,爆發了著名的“左順門事件”。從此,世宗威懾羣臣,且日漸腐化,明朝政治癒發頹廢。

唐皋家族

夫人閻氏(1470年-?),敕封安人,工詩詞,有集傳世,可惜亦已散佚。
長子伯綺(1492年-1542年),字崇崗,郡庠生
長孫汝龍(1513年-?),又名一羽,字起潛,郡庠生。有詩名。

唐皋著作

據後世目錄所載,唐皋有《心庵文集》、《史鑑會編》、《韻府增定》諸書。這三本書,今日均未見傳本,皆已亡佚。
唐皋十七世裔孫唐宸對唐皋的詩文進行了輯佚,並撰有《明狀元唐皋詩文輯佚》,17萬字。 [2] 

唐皋詩文

相傳唐皋少負才名,而自負甚高,既而磋砣不得一第,也常狷介不恭,後年近知命,終不負所志,奪得天下大魁。他在感慨之餘,曾撰有此《勸世歌》:
人生七十古來少,先除少年後除老
中間光景不多時,更有炎涼與煩惱
朝裏官多做不盡,世上錢多賺不了
官大錢多憂轉多,落得自家頭白早
中秋過了月不明,清明過了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及時忙把金樽倒
請君檢點眼前人,一年幾度埋芳草
芳草高低新舊墳,可憐寒食無人掃
此歌淺而明,雅而不俗,易懂易記,暢於眾志,通於眾耳,讀之感覺能清心滌濁,名利心一時灰盡! [3] 
參考資料
  • 1.    唐宸.明代徽州狀元唐皋家世生平考:黃山學院學報 ,2014年第4期
  • 2.    唐宸.明狀元唐皋詩文輯佚: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 3.    唐皋《勸世歌》  .安徽文化網[引用日期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