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璉

鎖定
唐璉(1756年-1836年),字汝器,號介亭,甘肅蘭州人,中國清代藝術家。 [1] 
唐璉曾學畫於崔蒿齋,學書於大勞山人王伯崖,學醫於復初老人,學琴於王珊苔。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曾客遊武昌,居鹽法道秦維嶽幕,與黃谷原遊,黃擅山水,得益不少。道光十六年(1836年),唐璉去世。 [1] 
唐璉布衣終生,是位“抱負非常,不阿時俗,而隱於書畫者”。他在書畫方面最先學倪雲林,後學荊浩、關仝、李龍眠,遂自成一家。《國朝畫後續集》《墨香居畫識》兩書對其有很高的評價。他的書法古樸雅健,真草隸篆都有自己的特色。著有《松石齋集》,其書包括《證道錄》《書畫瑣言》《三十二書品》《三十二畫品》《信手拈來》《松石齋印譜》幾個部分。 [1] 
汝器
所處時代
本    名
唐璉

目錄

唐璉簡介

唐璉,字汝器,號介亭,別號棲雲山人,又稱松石老人,皋蘭縣(今蘭州市)人,生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享年81歲。他一生坎坷,因為家庭貧苦,少年時就輟學,不幸於20歲喪偶,終於不復娶妻。24歲起拜棲雲山道長劉一明為師學道,成為道家的俗門弟子,並向劉一明學習書畫、醫學,開始了對詩、書畫的刻苦鑽研和創作活動。唐璉三位書畫老師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劉一明。

唐璉人物特點

唐璉的繪畫以山水為主,兼及花鳥、人物,他博採眾長,自成一體,點染雄渾豪放的隴原山水。他在《作畫管論》中提出五要,一要從名師,二要避俗,三要讀古人論,四要會悟,五要師造化。他的人物畫集中見於《棲雲山人繪雲記古蹟圖冊》。唐璉學書非常用功,常效法古人“坐則畫地,卧則畫被,萬物畫象,務使鐵硯磨穿”的精神,每日必寫,謂之“書課”。
他的學生説他:“行年七十有餘矣,且能日作蠅頭千餘宇,勤勤忘倦”。他的書法,古樸雅健,蒼勁有力。楷書、行書和草書,“效法鐘王,得其神髓”;篆書“專學李斯,肖其古樸”,而更“獨饒秀逸之氣”。他“尤善漢隸,特精小楷”,書法體形特異,號為“童子體”。他説:“學書不貴形貌,筋骨精神尚焉”,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他論畫主張“骨格清奇,筆意生動”。他畫的《秋山蕭寺圖》,尺幅中真有蒼茫古秀、千巖萬壑之勢。《古木寒鴉圖》,樹身老狀離奇,枝亂而整,簡而有趣,寒鴉數十,姿態橫生。其它畫點染雲山,隨意揮灑,水木清華,生機盎漾,情趣橫溢。清嘉慶時,國子監祭酒法式善對他畫的《詩龕圖》大為讚賞,稱“眼空黃鶴樓,心蕩洞庭水”。
唐璉除精工書畫外,還以行醫賣藥自給,“淡飯充飢腸,讀書務農圃”,自己刻有一方“淡泊明志”圖章,並著有《松石齋集》等。
參考資料
  • 1.    郭方忠,張克復,呂靖華主編.甘肅大辭典.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0.第11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