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勒欣河戰役

鎖定
哈勒欣河戰役是1939年5月至9月發生的戰役。
名    稱
哈勒欣河戰役
發生時間
1939年
同哈勒哈河戰役
哈勒欣河戰役 1939年5—9月,蘇蒙軍隊曾在哈勒欣河(哈拉哈河)下游與侵入蒙境的日進行的一次作戰。 對外奉行侵略政策的日本統治集團,於1939年5月開始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邊境哈拉哈河東段挑釁。5月28日,日軍(近2500名士兵和軍官)侵犯蒙古邊界,在炮兵、裝甲車和飛機的支援下開始向哈拉哈河推進。蒙軍和蘇軍(按照1936年互助議定書駐紮在蒙古境內)阻止了日本侵略者的進攻,並於5月29日日終前將其擊退至中蒙邊境中國一側。6月底日本人準備再次進犯,目的是圍殲哈拉哈河東岸的蘇蒙軍隊並搶佔河西岸的戰役登陸場,以利爾後的行動。為此,日本人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邊界上部署了重兵集團(38000人,310門火炮,135輛坦克和225架飛機)。蘇蒙軍隊[6月份起由朱可夫(師級,7月31日晉升為軍級)任指揮員]佔領了哈拉哈河東岸的防禦陣地。共有12500人,109門火炮,266輛裝甲車,186輛坦克和82架飛機。 7月2日,日軍倚仗其數量上明顯的優勢轉入進攻。7月2日夜間日軍突擊集團強渡哈拉哈河並攻佔巴音查干山,構成了合圍蘇蒙軍隊的威脅。但是,經過三天激戰,日軍的突擊集團被擊潰,其殘部被擊退至哈拉哈河東岸。日軍於7月8—11日、24—25日先後採取多次新攻擊,也均未奏效。哈拉哈河的衝突規模愈來愈大。雙方在作戰地域投入了更多兵力準備決戰。8月10日哈拉哈河畔的日軍編入第6集團軍(指揮官荻州立兵將軍)。該集團軍兵力約75000人(其一部編在傀儡國家滿洲國軍隊之內),500門火炮,182輛坦克,還有300多架飛機支援該集團軍行動。日軍指揮部準備於8月24日發動新的進攻。為了儘快粉碎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侵略,蘇聯增派了新的部隊。合編為第1集團軍級集羣(司令員朱可夫)的蘇蒙軍隊編成內計有:約57000人,542門火炮和追擊炮,498輛坦克,385輛裝甲車,並有515架飛機支援該集羣。蒙古軍隊由蒙古人民共和國元帥喬巴山統率。施特恩(二級集團軍級)為首的前線指揮部負責協調遠東蘇軍和蒙軍的行動。 蘇蒙軍隊指揮部的企圖是從正面牽制住日軍,爾後對日軍集團的兩翼實施突擊,將其圍殲於哈拉哈河與國境之間。按照這一企圖,組成了南方、北方和中央三個軍隊集羣和預備隊。 8月20日蘇蒙軍隊在炮火和航空火力準備之後,先於日軍轉入進攻。日終前南方集羣的步兵部隊向前推進了將近12公里,機械化部隊則前出到國境附近。蒙古人民革命軍騎兵第8師擊退了滿洲國的騎兵師,佔領了邊境的幾處高地,可靠地掩護了蘇蒙軍隊右翼。北方集羣在前進時被日軍火力所阻,而當預備隊投入戰鬥後又恢復了進攻。中央集羣部隊連續衝擊,從正面牽制了日軍。8月23日,日本第6集團軍的基本兵力被包圍在蒙古境內。8月27日前蘇蒙軍隊把日軍分割成兩部分並殲滅了日軍南面集團,接着又於8月31日拂曉前消滅了日軍北面集團。 9月4日和8日,日本人動用開來的步兵第2師兵力再次企圖侵入蒙古境內,但遭到慘重傷亡,被趕出蒙古邊境。日本人不甘心在地面受挫,試圖從空中復仇。然而,9月2、4、14、15日的空戰過程中,優勢始終在蘇聯航空兵一邊。蘇聯在空戰中有史以來首次使用了火箭武器。5架裝備PC-82火箭彈的N-16殲擊機擊落了13架日本飛機。 日本遭到毀滅性的回擊後,遂向蘇聯政府求和。9月16日停止了戰鬥。日滿軍隊在哈拉哈河傷亡,被俘約61000人,損失了大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其中有飛機660架。蘇蒙軍隊的損失為:死傷18500餘人,毀損飛機207架。 點評:此戰,蘇軍粉碎了日軍的進攻。英、美統治集團曾指望靠犧牲蘇聯和蒙古的利益來安撫日本,把日本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但這個希望由於日軍的失敗而化為泡影。這次失敗對日本政府的外交立場影響重大,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年代能夠遏止日本反蘇的原因之一。 此戰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次多兵種的協同作戰,在世界戰爭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通過哈拉哈河戰役,蘇軍在使用坦克、飛機作戰方面,在組織坦克、飛機與其他兵種協同動作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經驗。此外,也獲得了運用快速部隊實施集團軍合圍進攻戰役的經驗。多次戰鬥的經驗還表明:原有的每公里突破正面火炮的數量標準必須增加。哈拉哈河作戰對於進一步改進蘇聯的兵器,尤其是坦克和火炮的性能產生了影響。蘇軍有17121人受到政府表彰,70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而格里採韋茨,克拉夫琴科和斯穆什克維奇等幾位飛行員成為蘇聯第一批兩次蘇聯英雄,還有24個兵團和部隊被授予蘇聯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