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品客

(薯片品牌)

鎖定
品客(Pringles)是由美國寶潔公司在1970年首創發明的薯片品牌,2012年被家樂氏(Kellogg)收購。 [1]  從1998年起,品客(Pringles)薯片的銷售量一直維持着罐裝薯片市場第一品牌的地位,並且品客(Pringles)薯片已經成為年輕人零食的最佳選擇之一。
中文名
品客
外文名
Pringles
分    類
薯片品牌
生產廠家
美國家樂氏公司 [1] 
成立時間
1970年
進入中國時間
1997年

品客歷史沿革

品客薯片是家樂氏公司 [1]  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唯一的食品產品,也是最獨特的產品之一。1970年,品客薯片在美國誕生,其先進的生產科技賦予了品客薯片三大獨特的品牌優勢:弧形片裝,獨特罐裝,以及可口的味道和鬆脆的口感。短短三十年間,品客薯片迅速成為風靡全球的“美味大使”。 [1] 

品客併購發展

品客 品客
2011年4月,Diamond Foods Inc(DMND)宣佈,已同意收購寶潔公司(P&G)的品客(Pringles)薯片業務,交易價格大約為15億美元。根據協議,Diamond Foods將向寶潔支付價值15億美元的普通股(2910萬股股票)。交易完成後,寶潔股東將擁有擴大後的Diamond Foods大約57%的股份,Diamond現有股東則將繼續擁有剩餘大約43%的股份。作為此項交易的一部分,Diamond還將承擔品客8.5億美元的債務。包括這些債務在內,此項交易總計價值23.5億美元。Diamond表示,此項交易將使其快餐業務的規模擴大兩倍以上,並將為其截至2013年7月31日的財年帶來大約18億美元的淨營收。該公司還預計未來兩年將計入與此項交易相關的大約1億美元一次性開支。寶潔則表示,此項交易將為其帶來大約15億美元,合每股50美分的一次性收益。寶潔已先後出售了Folgers咖啡、Jif花生醬、科瑞(Crisco)起酥油和Sunny Delight飲料品牌,品客已是其剩餘的最後一個大的食物品牌。
隨着前買家戴蒙德食品公司(Diamond Foods)捲入了財務醜聞,寶潔公司出售品客事宜突然中止。美國辛辛那提州當地時間5月31日,寶潔公司宣佈以26.95億美元的價格向家樂氏 [1]  (Kellogg)出售其品客薯片業務(Pringles)。品客的出售,標誌着寶潔徹底剝離了食品業務。 [2] 
家樂氏公司(Kellogg's)始建於1906年,是全球最大的穀物早餐製造商,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受尊敬的食品生產商之一,主要從事即食穀物食品和方便食品的生產和銷售。家樂氏在18個國家建有加工廠,產品銷往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3] 

品客品牌文化

商標 商標
品客,有品位的人,品評美食,鑑賞藝術,欣賞一切美的人,才是品客。
在所有的薯片中,1997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品客薯片又以其獨有特色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品客薯片的多種口味可以滿足消費者不同偏好。薯片本身獨特 而可愛的弧形設計,不僅方便入口,刺激食慾,更方便以規律的排列方式,讓最多的“薯片朋友”們聚集在一個家庭-品客圓形罐子裏;漂亮的罐裝則在方便攜帶、賞心悦目的同時,保證了弧形薯片的完整和品質的完好。所有這一切,都使品客薯片成了“樂脆無限”快樂心情的最佳催化劑。不論是與朋友出外遊玩,還是與家人親密相守,嚼一口品客薯片,清香脆爽,都可以創造愉悦輕鬆的心情;與朋友爭搶最後一片品客薯片,可以體會淘氣調皮的友情;和家人分嘗最後一片品客薯片,可以享受甜蜜温馨的親情……分享品客薯片,分享快樂心情,這大概就是男女老幼都鍾愛品客薯片的原因吧。

品客品牌來源

品客 品客
“品客”並不是一個新興的名詞,但早前的互聯網“品客”們過於小眾,他們所強調的品位以及小資的姿態並未能在網絡泛起波瀾。
“品客”一詞的泛大眾化則源於口碑網所舉行的一場“食神”大賽。在這場是彙集了草根美食愛好者的活動中,在口碑網上掀起了一場餐館點評和分享就餐經驗的浪潮。過程中,網友們有意無意地將喜愛美食並不吝於分享“覓食”經驗的人,冠以“品客”之名,並逐步擴延到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真實消費經歷,並樂於在網上記錄、分享消費體驗的網民羣體。而“品客”一詞也得到了網民的認可和喜愛,從而出現了一羣以“品客”自稱的網民羣體。品客是一種生活、一種態度、一種體驗,他們是將自己現實生活中消費的體驗記錄在網上、並分享給大眾網民羣體。
口碑品客,體驗生活,自由分享

品客相關事件

菌落超標
2010年8月13日86批次食品、化妝品洋貨在入國門時被檢出問題,攔截於國門之外,其中包括近39公斤進口自美國的“品客”薯片,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公佈2010年3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黑名單”。
黑名單中包括進口自美國的美國P&G生產的38.92公斤“品客”辣椒味薯片,檢出菌落總數超標,已退貨。進口自越南的“菓子工房”菠蘿蜜片發現菌落總數超標,也已進行退貨處理。進口自英國的“亨氏”奶油色拉醬檢出違規使用化學物質核黃素,已銷燬。在首都機場攔截了進口自法國的1.8公斤大腸菌羣超標的牛奶酪,已銷燬。
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有關負責人強調,這些上了“黑名單”的食品、化妝品洋貨均已做退貨、銷燬或改作他用處理,未進入國內市場銷售。 [4] 
薯片爭議
2008年7月4日,英國高等法院判決,品客“薯片”其實不是“薯片”,因為產品的馬鈴薯成份只有42%,而外形、口感都和真正的薯片不同。這是應P&G公司提出的上訴所作的判決。因為這個判決,品客“薯片”不用繳納對薯片徵收的17.5%的增值税,而得以和普通食物一樣免税。
然而,在2009年4月,英國上訴庭推翻了高等法院判決,品客“薯片”必須繳納對薯片徵收的增值税。寶潔公司發言人説在等待法院最後判決的同時,寶潔已經預防性地繳清税務局所要求的款項。 [5] 
被查驗出含有致癌物質
  • 2002年5月,英國食品標準局公佈,薯片等多種食品所含丙烯酰胺超標十倍至一千倍不等。
  • 2004年3月26日,美國FDA公佈,薯片等多種食品含有丙烯酰胺的成份。
  • 2005年8月27日,美國加州檢察部門控告。要求在包裝上標明可能含有丙烯酰胺的成份。
  • 2006年10月13日,香港消協公佈驗出市面上所有品客薯片含有較高的致癌物丙烯酰胺。
  • 2007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珠海檢驗檢疫局查出一批美國製品客薯片含有致癌物質溴酸鉀,對此,寶潔公司的官方迴應對此予以否認。 [6] 
  • 當地時間2022年5月21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宣佈,正在對與Jif花生醬產品有關的多個州的沙門氏菌疫情進行調查。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