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咽音

鎖定
“咽音”練聲法是現代美聲及其他多種不同風格唱法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嗓音訓練方法。
中文名
咽音
外文名
Pharyngeal voice
別    名
“咽音”練聲法
應用於
適用於多種歌唱風格
廣泛出現
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等聲部

目錄

咽音基本介紹

咽音 咽音
“咽音”是古代意大利人為了發展歌唱能力,使其達到超然的強度而創造的,因為被“美聲”大師們所壟斷為“秘方”的緣故,因此很少有人能真正瞭解並學會的一種神奇的嗓音訓練方法。
十九世紀俄羅斯名作曲家格林卡到意大利留學,回國後對人説:意大利“美聲唱法”的歌唱家所以能唱高、唱大而且長時間唱不感吃力,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對發展嗓音特別有效的練聲法。可是,這一套,不用説我們外國人學不到,即使是本國人,也不易學到。因為它是被一些有權威的教師所壟斷的“秘方”。
英國嗓音科學家、凱沙雷在他與吉里合著的《隨心之音》一書上有一章專討論這“秘方”,説它叫“咽音”,是被人忽略了的練聲法。説“咽音”這個名稱(意文是Voce faringea,英譯是Phary ngeal voice)是傳統意派古典美聲唱法用來稱一種發音方法的。它產生於三百年前意派的“黃金時代”,現在很少有教師徹底瞭解它。
卡洛索原嗓子很一般,他能成為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百分之百歸功於“咽音”練聲法。他的老師達維埃西是最徹底瞭解“咽音”法的一個。他由於不斷用“咽音”練聲,能唱出優質的b2音,聲音很有韌性。
咽音與上世紀四十年代傳入中國,中國嗓音專家林俊卿博士根據自身學習、研究與教學,總結歸納為《咽音練聲八個步驟》 [1] 
進入二十一世紀,男中音歌唱家廖小寧在其導師林俊卿先生《咽音練聲八個步驟》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產生了《廖小寧咽音體系聲樂教學》系列課程,並由此在世界聲樂史上首次給出了【咽音練聲法科學定義】。
咽音練聲法科學定義:咽音是以打開喉嚨為前提,以正確的氣息支持為基礎,以特殊嗓音激起行為方式充分激活喉咽腔各組織機能為核心的嗓音訓練練習,某些簡單練法類似於中國傳統戲曲中的喊嗓練習。
——《廖小寧咽音體系聲樂教學》

咽音注意

“咽音”與“喉音”的區別
“咽音”與“喉音”是兩種大不相同的聲音。一般天然的發音法是聲帶與喉腔配合來發出聲音,聲帶的張力和喉腔共鳴量的大小決定音的高低。發“咽音”的情況則不同。在發“咽音”的過程中,咽部始終被利用為‘基音共鳴腔’的一部分,為了獲得較大的共鳴效果,它被調節成為一個發音管與喉腔通連,這發音管的形成主要靠訓練咽部的肌肉用力,並能把舌後部和會厭調節成為半管狀形貼靠在堅固的咽後壁上,在發高音過程中,這‘發音管’與喉腔串通成為一個管狀‘基音共鳴腔’來對聲帶所發的音起‘基音共鳴’(就是説這‘發音管’和喉腔加在一起,其容量的大小,決定音的高、低)這樣一來不但發音能力提高了音質也改善了。發“咽音”的性能象一隻長短、大小皆能伸縮的雙簧管樂器,發喉音的性能象一個稍微大、小伸縮的管子。 發“咽音”的機能是象吹響一支細小的雙簧管樂器,簧是聲帶,管是會厭在喉頭上與兩側韌帶和後面的咽後壁形成‘發音管’,作發“咽音”的種種練習,事實上即是一方面訓練這個小雙簧管。管能長、短伸縮自如,另一方面訓練這兩片簧能自動控制其發出機械波部分的大小。
參考資料
  • 1.    林俊卿.《咽音練聲的八個步驟》:上海音樂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