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興

(三國交阯郡吏)

鎖定
呂興(?~264年)三國時期東吳官員,任交阯郡吏。起兵殺死貪暴的太守孫諝,歸附曹魏。後為功曹李統所殺。
本    名
呂興
所處時代
三國時期
逝世日期
264年
主要成就
起兵殺死太守孫諝、察戰鄧句
職    位
交阯郡吏

呂興人物生平

呂興,東吳交阯郡吏。
孫休時,交阯郡的太守孫諝性格貪婪暴虐,曾徵調郡裏一千多個手工送到建業,令百姓極度不滿。
魏景元四年、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察戰官鄧荀(一作鄧句)到達交阯郡後,又擅自調動孔雀三千頭送往秣陵,百姓苦於遠役,於是誕生起義的念頭。六月,呂興糾合豪傑、招誘外族,起兵殺死孫諝、鄧荀。 [2-3] 
呂興殺死孫諝後,舉交阯郡投降曹魏,並派使者到達魏國,請求增兵並封自己為郡太守。 [4] 
魏鹹熙元年(公元264年)九月辛未(十四日),曹魏下詔(見褒封吳將呂興詔),以呂興為使持節、南中大將軍、都督交州諸軍事,封定安侯(一作拜安南將軍、交阯太守)。 [5]  [6-7] 
曹魏南中都督霍弋表奏爨谷為交趾太守,與南中諸將率部曲救援呂興。詔命與援軍均未到達,呂興已經被手下功曹李統殺害。 [1]  [8-11] 

呂興歷史評價

曹奐鹹熙元年九月辛未詔:“吳將呂興因民心憤怒,又承王師平定巴蜀,即糾合豪傑,誅除句等,驅逐太守長吏,撫和吏民,以待國命。”、“昔儀父朝魯,春秋所美;竇融歸漢,待以殊禮。今國威遠震,撫懷六合,方包舉殊裔,混一四表。興首向王化,舉眾稽服,萬里馳義,請吏帥職,宜加寵遇,崇其爵位。” [5] 
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又南中呂興,深睹天命,蟬蜕內附,願為臣妾。” [16] 

呂興史書記載

《三國志 卷四 魏書四 三少帝紀第四》 [12]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13] 
《華陽國志 卷四》 [14] 
《晉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15]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 卷第七十八:未至,興為其功曹李統所殺。
  • 2.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五月,交阯郡吏呂興等反,殺太守孫諝。諝先是科郡上手工千餘人送建業,而察戰至,恐復見取,故興等因此扇動兵民,招誘諸夷也。
  • 3.    《晉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交阯太守孫諝貪暴,為百姓所患。會察戰鄧荀至,擅調孔雀三千頭,遣送秣陵,既苦遠役,鹹思為亂。郡吏呂興殺諝及荀,以郡內附。
  • 4.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呂興既殺孫諝,使使如魏,請太守及兵。
  • 5.    《三國志 卷四 魏書四 三少帝紀第四》:九月戊午,以中撫軍司馬炎為撫軍大將軍。辛未,詔曰:"吳賊政刑暴虐,賦斂無極。孫休遣使鄧句,敕交阯太守鎖送其民,發以為兵。吳將呂興因民心憤怒,又承王師平定巴蜀,即糾合豪傑,誅除句等,驅逐太守長吏,撫和吏民,以待國命。九真、日南郡聞興去逆即順,亦齊心響應,與興協同。興移書日南州郡,開示大計,兵臨合浦,告以禍福;遣都尉唐譜等詣進乘縣,因南中都督護軍霍弋上表自陳。又交阯將吏各上表,言'興創造事業,大小承命。郡有山寇,入連諸郡,懼其計異,各有攜貳。權時之宜,以興為督交阯諸軍事、上大將軍、定安縣侯,乞賜褒獎,以慰邊荒'。乃心款誠,形於辭旨。昔儀父朝魯,春秋所美;竇融歸漢,待以殊禮。今國威遠震,撫懷六合,方包舉殊裔,混一四表。興首向王化,舉眾稽服,萬里馳義,請吏帥職,宜加寵遇,崇其爵位。既使興等懷忠感悦,遠人聞之,必皆競勸。其以興為使持節、都督交州諸軍事、南中大將軍,封定安縣侯,得以便宜從事,先行後上。"
  • 6.    《華陽國志 卷四》:鹹熙元年,吳交趾郡吏呂興殺太守孫靖,內附魏,魏拜興安南將軍。
  • 7.    《晉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武帝拜興安南將軍、交阯太守。
  • 8.    《華陽國志 卷四》:時南中監軍霍弋表遣建寧爨谷為交趾太守,率牙門將軍建寧董元、毛炅、孟幹、孟通、爨熊、李松、王素等領部曲以討(《校補圖注》:舊本作討,訛,當作援)之。谷未至,興已為功曹李統所殺。
  • 9.    《三國志 卷四十一 蜀書十一 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後遣將兵救援呂興,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進號崇賞焉。
  • 10.    《晉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尋為其功曹李統所殺。
  • 11.    《三國志 卷四 魏書四 三少帝紀第四》:策命未至,興為下人所殺。
  • 12.    卷四 魏書四 三少帝紀第四-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5]
  • 13.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5]
  • 14.    華陽國志(晉)常璩-卷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5]
  • 15.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5]
  • 16.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