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牛

鎖定
吳牛是漢語詞彙,拼音wú niú,意思是吳地的水牛。 [1] 
中文名
吳牛
拼    音
wú niú
注    音
ㄨˊ ㄋㄧㄨˊ
詞語解釋
吳 地的水牛

目錄

吳牛解釋

吳地的水牛。 [1] 

吳牛出處

唐·劉商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詩:“身騎吳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風雨。”
宋·陸游《秋懷》詩:“典琴沽市釀,賣劍買吳牛。”
清·陳維崧減字木蘭花·酷暑馬上口占》詞:“陽烏酣戰,身似吳牛偏易喘。”參見“吳牛喘月”。
“吳”是春秋後期五霸之一的吳國,大致在今天的蘇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區和皖南地區。吳牛即指這一帶的水牛。吳地天氣多炎暑,水牛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故卧地望月而喘。典故出自劉義慶《世説新語》:“臣猶吳牛,見月而喘。”吳牛經常用來比喻因疑心而害怕,或者是遇事過分懼怕而失去判斷能力的人,有時也形容天氣酷熱。
參考資料
  • 1.    吳牛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