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旗革命舊址

鎖定
吳旗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吳旗縣城內,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2-3] 
吳旗革命舊址(當時稱吳起)包括毛澤東舊居和張聞天舊居等。原為當地宗姓富户的莊院。舊址呈長方形,分為南北兩院,共保存21孔窯洞,兩院之間,有石砌過洞相連,西南側有石木結構牲畜棚。勝利山東麓建有革命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塔各1座。吳旗革命舊址文物遺存總數2014件,其中展出革命文物60多件。包括當年紅軍用過的衣服、馬燈、大刀、土槍、印章等。中共中央帶領中央紅軍在吳旗戰鬥生活十三天,在這裏中共中央作出了一系列中國革命里程碑的決定,至此中國革命開啓了走向偉大勝利的新紀元。因此,吳旗革命舊址被光榮地載入中國革命史冊,對研究中國革命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3]  [6] 
2006年5月,吳旗革命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吳旗革命舊址
地理位置
陝西省延安市吳旗縣城內
所處時代
1935年
佔地面積
約 3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1068-5-19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吳旗革命舊址歷史沿革

吳旗革命舊址始建於民國時期,20世紀20年代。 [3]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到達吳旗鎮,進入西北蘇區。同年10月22日,在吳旗鎮召開擴大會議,作出了“以陝北蘇區領導全國革命”的戰略決策。中央紅軍在吳旗縣勝利山徹底擊退了國民黨追兵,標誌着紅軍長征的結束。 [2]  [4]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帶領中央紅軍陝甘支隊離開吳旗鎮,沿洛河川南下,經金鼎、旦八等地,於同年11月2日到達中共陝甘邊區特委和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甘泉縣下寺灣。 [5] 
吳旗革命舊址 吳旗革命舊址
1966、1985年,吳旗縣人民政府對吳旗革命舊址進行大規模維修。 [2] 

吳旗革命舊址建築格局

革命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塔 革命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塔
吳旗革命舊址(當時稱吳起)包括毛澤東舊居和張聞天舊居等,佔地約3000平方米,舊址位於吳旗縣城長征街東北側燕窩山腳下,原為當地宗姓富户的莊院。舊址呈長方形,分為南北兩院,共保存21孔窯洞,兩院之間,有石砌過洞相連,西南側有石木結構牲畜棚。勝利山東麓建有革命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塔各1座。 [2-3] 

吳旗革命舊址主要建築

南院
毛澤東舊居
毛澤東舊居(3張)
南院為毛澤東同志舊居,為一排坐東向西5孔接口土窯洞。其中北起第一孔窯洞為警衞班住所;第二孔窯洞為毛澤東同志舊居,內部現陳列炕桌、斗笠、辦公桌、墨盒、紅藍鉛筆;第三孔窯洞為衞生班住所;第四孔窯洞為劉亞樓舊居;第五孔窯洞為機要班住所;坐西向東為馬棚,為磚木結構,石板苫頂。 [2-3]  [6] 
北院
張聞天舊居
張聞天舊居(2張)
北院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所在地,有張聞天、王稼祥等中央領導同志舊居,為一排坐東向西9孔接口石窯洞和一排坐南向北4孔石窯洞。具體為北院坐東向西窯洞:南起第一孔窯洞為政治局會議室(林彪舊居),內陳列有石磨、石碾,原為磨房;第二孔窯洞為秦邦憲舊居;第三孔窯洞為張聞天舊居,內陳列有糧屯,原為儲藏室;第四孔窯洞為王稼祥舊居;第五至九孔窯洞是其他領導同志及紅軍戰士舊居。北院坐南向北窯洞:西起的第一孔窯洞為葉劍英舊居,第二孔窯洞為左權舊居,第三孔窯洞為聶榮臻舊居,第四孔窯洞為楊尚昆舊居。現開放的舊址主要有毛澤東同志舊居、中央政治局會議室、王稼祥同志舊居、張聞天同志舊居及三個窯洞民俗展覽,還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到吳起”陳列室。 [2-3] 

吳旗革命舊址文物遺存

紀念館
紀念館(2張)
吳旗革命舊址文物遺存總數2014件,其中展出革命文物60多件。吳旗革命紀念館同時廣泛徵集各類文物,其中革命文物544件(組)、歷史文物1478件(組),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10件,三級文物181件。包括當年紅軍用過的衣服、馬燈、大刀、土槍、印章等。 [6] 

吳旗革命舊址文物價值

中共中央帶領中央紅軍在吳旗戰鬥生活十三天,在這裏中共中央作出了一系列中國革命里程碑的決定,至此中國革命開啓了走向偉大勝利的新紀元。因此,吳旗革命舊址被光榮地載入中國革命史冊,對研究中國革命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3]  [6] 

吳旗革命舊址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06年5月,吳旗革命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吳旗革命舊址旅遊信息

吳旗革命舊址地理位置

吳旗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吳旗縣城內。 [2] 

吳旗革命舊址交通信息

步行:自陝西省延安市吳旗縣人民政府步行前往吳旗革命舊址,路程約420米,用時約6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