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懷清

鎖定
清末民初藏書家。字廉期,號蓮溪,原籍湖北省通山縣,清乾隆中遷至陝西省山陽縣董家溝。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廿九年(1903年)奉旨典試山東,出任山東鄉試副考官,後因丁憂返鄉。宣統二年(1910年)起復後,任翰林院秘書郎、資政院議員等,賞戴花翎,加頭品頂戴,誥授光祿大夫。入民國後,擔任《清史稿》協修官,撰《地理志·陝西》1卷、《食貨志·徵榷卷》,以收藏《永樂大典》知名。
本    名
吳懷清
廉期
蓮溪
出生地
湖北省通山縣
出生日期
1864年
逝世日期
1928年
人物簡介
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變”,英軍入侵,闖入翰林院掠奪《永樂大典》和古文物,清軍和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的使館區。為攻擊使館,圍攻者採用火攻之術,翰林院被焚,眾人藏匿《永樂大典》數百冊。據金梁《光宣小記》記載:“永樂大典藏翰林院內,自庚子後經外務部向各國聯軍索回者,不足二百本,分裝二箱。光、宣之際,章一山同年曾見有乾隆年御題者,尤不多覯。後連圖書移購習所,遂多散失。陸文端公時為掌院,令清秘堂追查,始繳上六十餘本,今存圖書館。
後序修整
聞翰林吳懷清所收獨多,漸亦售之海內外藏書家矣。”倫明《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亦記載為“庚子之亂,洋兵入城,有英兵入翰林院,大掠器物外,《永樂大典》若干冊在焉。事為主將所聞,勒令送還,英兵索收據,而掌院已逃。守門役乃邀集諸翰林留京者商處置,既發遣英兵去,眾議瓜分《大典》,人得若干冊。事後未有究者,而《大典》亦無售處。嗣蓮溪於同事家,又收得若干,共百餘冊。宣統間,值驟貴,蓮溪因以致富。”1929年倫明自瀋陽歸北平,曾想詢問吳氏,惜已經去世。編撰有《關中三李年譜》、《二曲李先生年譜》等。 [1] 
參考資料
  • 1.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