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三大

鎖定
吳三大(1933年-2018年12月18日),原名吳培基,號長安憨人。 [3]  1933年出生於古都西安一個書香名門之家。自幼天資聰穎,酷好書畫。少承家學,詩文頗具才氣。稍長及從事王正基、苗子健功習書畫,漸露頭角。繼於國畫藝術大師趙望雲石魯等名家交往甚密,筆墨大進。自省立第一中學畢業後投筆從戎,從事文藝工作,隨解放軍抗美援朝。回國後長期活躍在話劇舞台。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家高級美術老師”等稱號。吳三大生前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協副主席、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陝西省文史館館員、陝西省政協委員。
2018年12月18日,吳三大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5歲。 [3] 
中文名
吳三大
別    名
長安憨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3年
逝世日期
2018年12月18日
職    業
書法家
主要成就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國家一級美術師
出生地
西安

吳三大人物經歷

吳三大,原名吳培基,號長安憨人。陝西西安人,國家一級美術師 [1]  ,1933年出生於古都西安一個書香名門之家。自幼天資聰穎,酷好書畫。少承家學,詩文頗具才氣,多為師長見愛。稍長即從師王正基、苗子健功習書畫,初露頭角。繼與國畫藝術大師趙望雲石魯等名家交往甚密,筆墨大進。自省立第一中學畢業後投筆從戎,從事文藝工作,隨解放軍抗美援朝。回國後長期活躍在話劇舞台。 坎坷多變的生活鑄就了他閲歷豐富、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和機敏樂觀的個性。在長安的題匾很多,與石憲章先生並稱“長安二傑”。
2018年12月18日,吳三大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5歲。 [2] 

吳三大人物成就

他是中國書畫界在羣眾中影響最大、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人們譽他為行草大家、丹青妙手,他不但詩書畫印皆通,還能編、能演、能唱,堪稱雜家,人們不能不嘆其為天之驕子,鬼之精靈,當代怪傑,譽他為“八荒一家”。
其作品先後被多家新聞媒體傳播,在西安、河南、徐州、台灣和香港等地舉辦個人書展;應邀出訪日本、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地並舉辦個人書展,所到之處,備受讚譽。 由於其對繁榮國內書畫藝術界的特殊功績,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等稱號。曾任全國“金龍杯”和“軒轅杯”書畫大賽評委會主任;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中國西北航空公司”等題寫場名機身字樣,為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滿城盡帶黃金甲》等題寫片名。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評委會委員,現任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書畫培訓學院院長,陝西省文史館館員,陝西省政協委員。

吳三大生平

吳三大作品 吳三大作品
吳三大半生筆墨、一生坎坷,有着傳奇色彩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他要求個性自由發展,對人生、生命、生活有着強烈的愛戀和近乎完美的追求。他在書法中找到了自由、找到了創新的土壤。通過這一種世界藝術寶庫中獨一無二的藝術語言,完成自由抒發性靈、張揚愛恨的個性工程。在物慾橫流、人心失重的今天,在藝術和人格紛紛被嫁接異化的時代,喧囂浮躁的書壇畫苑已放不下幾張平靜的書桌。吳先生卻以其沉雄飛揚、卓爾不羣的藝術情態,獵獵作響地獨樹一幟,固守着文化的傳統和傳統的文化,成為所有懷抱藝術良心的人們敬仰的對象。
他用筆墨為我們解讀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幽情壯彩,他用心智勾勒出了一副獨具面目的藝術圖畫。他在面對書外之事時往往走神,他需要超乎尋常的專注面對書法中的我,以及從我延伸開去的書法。他用畫我的筆觸作書,他用作書的手段畫我,書我合一、渾然天成;他在書我中治學,在治學中書我;他是一個不做古板機械學問的大學問家,他對中國書法的大源流爛熟於胸。正是在這樣長期幾十年以一貫之的瞬間專注、延時思慮、豁然昇華的歷練中,成就了一個無一筆無來處、無一字有成規的博大精深的吳書體系,把許多唯步其後塵而自視甚高並自得其樂的人甩在了五里霧十里煙中。
吳三大為人寬容,治學嚴謹,大事當小事看,小事當大事做。從容自信、虛懷若谷,談吐豪邁卻言之有物,常常引經據典、以理服人。狂放中藏進取,宏大中見精深。全然一副“惟英雄能本色,是名士自風流”的魏晉風骨。
吳三大對於後學更是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在弟子中形成了磁石般的向心力。大家無不敬佩和讚歎先生的寬厚慈善、平易謙和,以及先生的急公尚義、琴心劍膽,他是學生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吳三大人物評價

賈平凹評:“三大字初看透森冷,久讀有暖意,懸鐘馗像驅鬼,掛三大字增勇。”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