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吐魯番學

(研究新疆吐魯番文獻和歷史的學科)

鎖定
從二十世紀初起,東西方許多國家的一些探險家在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發掘出大量的文獻與文物,許多國家的學者從事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種學問被稱為吐魯番學。目前,學界所言“吐魯番學”的研究範圍,已包括整個新疆以及中亞出土的文獻。甚至可以説,吐魯番學是西域學、絲綢之路學的同義詞。 [1] 
2023年8月,第六屆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吐魯番市舉辦 [3] 
中文名
吐魯番學
研究內容
吐魯番文獻
出現時間
二十世紀

吐魯番學歷史背景

吐魯番學的興起與吐魯番出土文獻緊密相連。從1898年開始,俄國探險隊在吐魯番古寺廟遺址劫走古寫本經卷,後來,德、英、日等國學者也來此帶走了大批漢文和民族文字的寫本文書。 [1] 
在吐魯番文獻中,最早者為吐峪溝寺廟遺址所出寫有“元康六年(296年)三月十八日寫已”題記的《諸佛要集經》殘卷(現藏日本),最晚者是元代的文書,如高昌古城所出《至元十七年(1280年)善斌賣身契》三種。整個盆地所出也以十六國至高昌國和唐前期的文獻為主。 [1] 

吐魯番學文物載體

吐魯番出土文書保留了大量的民間私契、書信、訴狀,以及基層官吏、官兵、官府往來的行政、經濟、軍事文書、案卷、户籍、賬簿,還有儒、道、佛以及其他宗教經典,其數量要超過敦煌藏經洞所出同時期的社會世俗文書,因而可以更加生動地再現世俗文化;這些文書大多是千年以前的寫本,沒有經過後人的改動,真實可信,甚至可以用來校勘傳世文獻,具有不可估量的學術價值。 [1] 

吐魯番學主要成果

2019年11月29日,《吐魯番文獻合集·契約卷》新書發佈儀式暨《吐魯番學大辭典》編纂工程國際高峯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吐魯番文獻合集·契約卷》(巴蜀書社2019年版)共計4冊,合計260萬字。共普查海內外收藏的契約421件,從漢語言文字學角度切入,以考古學和歷史學相印證,對迄今尚存疑問的吐魯番出土契券重新定名並斷代,對不少吐魯番契約進行了綴合與識錄。該書根據文書的書法、內容、紙張及考古背景,綜合運用文獻學、歷史學、考古學知識,將這些寫本文書斷片予以綴合。 [2] 
《吐魯番學大辭典》編纂出版工程正式啓動。《吐魯番學大辭典》是國內外第一部以工具書形式反映吐魯番學成就的大型專業辭典,對吐魯番學涉及的眾多學科都有重要參考價值。該著的主要特點在於彙集數千年來吐魯番及絲綢之路西域段人文、歷史、地理、交通、藝術等,囊括百年來吐魯番學研究機構、研究刊物、研究專家的成果,展示海內外學術組織、學術會議、學術展覽的風采,涵蓋文獻、考古、歷史諸學科,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商貿、民族、民俗、宗教、語言、文字、教育、體育、天文、曆法、醫藥、科技等領域。共收詞條1000個,總字數400萬字。其收錄時代從上古延伸到近代,收錄地域從吐魯番輻射到整個西域,收錄成果從古代到當代,收錄範圍從國內到國外。 [2] 

吐魯番學文化活動

2023年8月,第六屆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吐魯番市舉辦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