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后土聖母廟

(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后土聖母廟,位於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城西40千米的前山鄉張家河村西南2.5千米的殿山半山樑上,佔地面積237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是一處元、明古寺廟建築羣。 [1] 
后土聖母廟坐北朝南略偏東,主要建築有山門、戲台、鐘鼓樓、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廂房及排列不太對稱的窯洞。山門簡易,前廊式硬山屋頂的磚券窯洞,闢木門兩扇,門頭上懸掛匾額。土聖母廟的彩塑級建築,對研究當地古代民俗和雕塑的重要參考意義。 [1] 
2013年3月5日,后土聖母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后土聖母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城西40千米的前山鄉張家河村西南2.5千米的殿山半山樑上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佔地面積
2375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編    號
7-0856-3-15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后土聖母廟歷史沿革

后土聖母廟始建年代不詳。
根據寺內遺存的元代石燈柱上“元至正七年”字樣,表明寺院在元至正七年(1347年)重修。 [1] 

后土聖母廟建築格局

后土聖母廟佔地面積237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后土聖母廟佈局規整,廟院坐北朝南略偏東,主要建築有山門、戲台、鐘鼓樓、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廂房及排列不太對稱的窯洞。山門簡易,前廊式硬山屋頂的磚券窯洞,窯洞式門洞,闢木門兩扇,兩扇門上彩畫門神各一,門頭上懸掛匾額,上書“殿山寺”。 [1] 
正殿也稱無樑殿,前廊式單檐硬山屋頂,採用磚石券成窯洞,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內有明代塑像三組共十三尊,明間主尊供奉后土聖母像。
正殿神台有六根花柱,柱礎為寶瓶形狀,花柱上滿塑花卉,點綴有鳳凰、蓮花童子、仙人等造型。其中明間神龕的兩根花柱較為華麗:牡丹纏枝包裹的柱子上塑有金龍盤旋,寓意龍穿富貴。龕楣中間泥塑鏤空匾額,明間匾額“后土聖母”,東次間匾額“豆生娘娘”,西次間匾額“保我子孫”龕楣之上,以一層紅色欄杆區分,把下面神龕和上面懸塑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懸塑樓閣、歌台、舞榭一字排開,參差錯落有序。樓閣前檐處,塑有各類人物造型,有端坐的娘娘、歌舞樂伎、天王力士、八仙、宮廷僕人等。整個場景造型優美,形象通真,姿態各異。在龕內的後牆壁,三個主像屏風式椅背周圍,還塑有懸空的樓閣式長廊兩層,在長廊中塑有許多穿着肚兜的小孩嬉戲的情景。
大殿的北牆,整面懸塑密不透風。東山牆神台上供奉的是註生娘娘像,身旁南側神台下,塑一女官像,頭戴梁冠,面相俊俏,額部有額黃,頭髮於冠下向後梳,遮蓋雙耳上部,耳飾墜下,身穿廣袖袍服,衣袖三層,護袖外翻,下身裙裾覆腳,束胸巾,雙手捧易板於胸前。西山牆神台供奉的是送子娘娘像。在她身旁南側神台下,塑一女官像,該像與對面女官相向而立,裝束略同,雙手捧易板於胸前,恭敬站立。 [1]  [3] 
后土聖母廟

后土聖母廟文物遺存

  • 聖母像
正殿供奉后土聖母像,像高約1.2米。聖母鳳冠霞被,被白色三角雲肩,穿紅色展翅廣袖鳳袍,束胸巾,裙帶垂下於兩腿間結蝴蝶結,綠裙及地,足尖微露,右手捧巾執易板,左手戴戒指握右手於胸前,倚座於須彌座上。身後塑屏風式椅背襯托,椅背格內高浮雕纏枝花卉。聖母兩側塑兩女官脅侍,高約0.8米,女官頭戴黑色烏紗帽,帽飾垂帶,帽頂有金色花鈿及鳥雀銜珠,額部有額黃,身着緊袖長衫,外罩較長的對襟比甲,內裙外露;東側女官右手捧印,左手相扶,西側女官左手捧寶罐,右手相扶。兩次間豆生娘娘和子孫娘娘造型與后土聖母基本相似,不同之處是身旁兩側的脅侍女官,造型各不相同,手中捧物有鏡、化妝盒、水果等,肩披寬大的雲肩,腰間束裙。 [1] 
后土聖母廟聖母像

后土聖母廟歷史文化

  • 后土娘娘
道教神靈,居四御之末位。全稱“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俗稱“后土娘娘”。“后土”之稱始於春秋,其身份、來歷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説法。漢代列入皇朝祀典,為歷代帝王所沿襲。宋徽宗封后土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宋史·本紀》卷二二:宋代時,道教列為“四御”尊神之一。南宋呂元素《道門定製》卷二注:“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祗於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元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抵”稱:“為陰地者,五方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謂:土者,乃天地初判黃土也,故謂土母焉。” [3]  [1] 
  • 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的扮相是民間婦人形象,頭髮向後盤起,穿綠色對襟內衣,外穿紅色寬袖大褂敞懷,下身穿青藍色緊腿褲,褲腿束扎,右腿盤曲,左腿垂下,紅色三寸金蓮露出。註生娘娘左手拿生育簿於腹前,右手抬起執筆,表示每一位婦女該生幾個子女,生男或育女,她的生育簿上都有記載,或者接受祈願予以刪改。 [1] 
  • 送子娘娘
送子娘娘扮相和對面註生娘娘相似,也是民間婦人形象,她左腿盤曲,腿麪塑一穿紅色肚兜的小孩。送子娘娘面目白淨,是傳説中掌管生育、負責送子的神明。 [1] 

后土聖母廟文物價值

土聖母廟的彩塑在人物造型、衣飾等多方面都透露着明代風格,對研究當地古代民俗和雕塑的重要參考意義。土聖母廟的元代遺物如戲台、石燈等是研究中國戲劇史不可或缺的材料。 [1] 

后土聖母廟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后土聖母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后土聖母廟旅遊信息

  • 位置
后土聖母廟位於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城西40千米的前山鄉張家河村西南2.5千米的殿山半山樑上。 [1] 
  • 交通
從石樓縣城出發,自駕前往前山鄉張家河村即可到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