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合陽千金塔

鎖定
合陽千金塔,又名白衣寺塔,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天合園園內,是明朝的遺址。 [2] 
合陽千金塔系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合陽縣城槐里人康守己為補合陽文脈捐銀千兩而建,是合陽現存4座大塔中唯一有確切建築紀年者。合陽千金塔為密檐式八角形空心磚塔,共十三層,底邊長3.3米,高約35米,是合陽縣的風水塔。層間疊澀出檐,砌菱角牙子。塔頂平磚攢尖,塔剎無存。塔向東北方向傾斜嚴重,古塔之所以傾斜,是黃河河道地層切割和地球自轉影響原因所致。塔頂長一柏樹,高3米有餘,根扎磚縫之間。合陽千金塔屬風水塔類建築,是研究關中東部渭北地區明代的塔幢建築、民間文昌信仰提供了實物資料。 [2]  [4-5] 
2019年10月7日,合陽千金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合陽千金塔
外文名
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天合園園內
地理位置
陝西省合陽縣
所處時代
明朝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464-3-26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合陽千金塔歷史沿革

合陽千金塔系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合陽縣城槐里人康守己為補合陽文脈捐銀千兩而建。 [2]  [4] 
1957年春,合陽縣委、縣政府為緬懷先烈,教育後代,以千金塔為中心,修建烈士陵園。 [2] 
合陽千金塔 合陽千金塔
2008年,合陽縣城創衞時以合陽千金塔為中心建成“天合園”廣場。 [5] 

合陽千金塔建築格局

合陽千金塔 合陽千金塔
合陽千金塔為密檐式八角形空心磚塔,共十三層,底邊長3.3米,高約35米,是合陽縣的風水塔。現塔周圍有近年增設八角形合基和磚護欄。塔身底層較高,第一層向北有券門,寬1.05米,高1.58米。檐下有斗拱、額枋及垂花柱,斗栱為坐鬥加麻葉出捲雲頭式。券門正中上額處有“千金塔”三字磚匾。第二、六、十級有南北向劵門各一。四、八層東西兩面闢券窗,券窗不僅在豎向荷重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還有裝飾美化的作用。其餘各層各面均為素面。層間疊澀出檐,砌菱角牙子。塔頂平磚攢尖,塔剎無存。塔向東北方向傾斜嚴重,古塔之所以傾斜,是黃河河道地層切割和地球自轉影響原因所致。塔頂長一柏樹,高3米有餘,根扎磚縫之間。 [3-4]  [5] 

合陽千金塔文物遺存

合陽千金塔 合陽千金塔
合陽千金塔底層券門正中上額處有“千金塔”三字磚匾。塔身有磚雕。 [4]  [5] 

合陽千金塔文物價值

合陽千金塔 合陽千金塔
合陽千金塔屬風水塔類建築,是研究關中東部渭北地區明代的塔幢建築、民間文昌信仰提供了實物資料。 [5] 

合陽千金塔歷史文化

相關記載
合陽千金塔 合陽千金塔
據清隆本《郃陽縣全志》載:“(縣城)東南有土山,山上有魁星廟,廟西有千金塔,萬曆乙西義民康守己輸千金創建者。”可知塔為魁星廟附屬建築,由康守己一人捐資“千金”而得名。時人創建該塔,意在補合陽文脈。 [4]  [5] 
風水塔
據《陽宅三要詳解》曰:“凡都省府廳州縣場市,文人不利,不發科甲者,宜於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筆峯,只要高過別山,即發科甲。或山上立文筆,或平地修高塔,皆為文峯。”風水塔在明朝時期開始盛行,它是中國本土文化的道教和儒家,利用佛教文化的佛塔形式而建造的文筆塔等,並賦予它新的寓意,因此“風水塔”統稱為“文筆塔”。 [5] 

合陽千金塔保護措施

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6月,合陽千金塔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4] 
2019年10月7日,合陽千金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合陽千金塔保護範圍為塔基四周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範圍外延100米。 [4] 

合陽千金塔旅遊信息

合陽千金塔地理位置

合陽千金塔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天合園園內。

合陽千金塔交通信息

自駕:自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合陽千金塔,路程約2.8千米,用時約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