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村東嶽廟

鎖定
史村東嶽廟,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史村,佔地面積約1163平方米,是元朝至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 [1] 
史村東嶽廟創建年代不詳,據正殿梁下題記記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及清嘉慶元年(1796年)均有復修。史村東嶽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1163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山門、中殿、正殿,軸線兩側為鐘鼓樓、東西廂房、東西偏殿、碑廊。正殿為元代遺構;中殿是清代建築,少量明代構件;其它廂房、偏殿等為清代建築。正殿面闊七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琉璃筒瓦屋面;中殿保存有部分明代構件,面寬三間,進深原為六椽,前後有廊,現後廊被拆除。史村東嶽廟建築羣類型豐富,保存比較完整,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1]  [3] 
2013年5月,史村東嶽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史村東嶽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史村
所處時代
元至清代
佔地面積
約 1163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823-3-12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史村東嶽廟歷史沿革

史村東嶽廟創建年代不詳,據正殿梁下題記記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及清嘉慶元年(1796年)均有復修。 [1]  [3] 
1985~1986年,村民集資對史村東嶽廟進行了維修。 [1]  [3] 

史村東嶽廟建築結構

史村東嶽廟 史村東嶽廟
史村東嶽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1163平方米。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山門、中殿、正殿,軸線兩側為鐘鼓樓、東西廂房、東西偏殿、碑廊。正殿為元代遺構;中殿是清代建築,少量明代構件;其它廂房、偏殿等為清代建築。 [1]  [3] 

史村東嶽廟主要建築

正殿
正殿
正殿(2張)
正殿面闊七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琉璃筒瓦屋面。樑架為六椽栿通達前後檐,六椽栿設於鋪作之上,上施蜀柱承託四椽栿,四椽栿上施蜀柱、大斗承託平梁,平梁上施蜀柱、捧節令拱、丁華抹頦拱、叉手承託脊槫。前檐柱頭鋪作雙下昂五鋪作,螞蚱耍頭,裏轉雙抄五鋪作,偷心造。補間斗栱三踩單昂,出龍形耍頭。正殿前有方形月台,磚砌,月台前端陡板石,風化較為嚴重,雕刻漫渙不清,依稀可辨認動物、花草、“萬”字圖案等。 [1]  [3] 
中殿
中殿保存有部分明代構件,面寬三間,進深原為六椽,前後有廊,現後廊被拆除。單檐懸山頂,灰筒瓦屋面,琉璃剪邊,斗栱五踩雙翹,龍形耍頭,明次間通施四扇六抹隔扇門,門枕石上有精美線刻石雕,廊柱木質圓柱,下設方形青石柱礎。 [1]  [3] 

史村東嶽廟文物遺存

《重修舞樓並兩廊庭樓又補修龍王山南庭兩耳房碑記》碑
史村東嶽廟內存,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五月,勒石。碑長方形,高223釐米、寬88釐米。陽邑庠生衞象樞撰,里人監生李光第書丹。楷體豎書,全文約560字,共7行,行43字。保存完好。 [4] 

史村東嶽廟文物價值

史村東嶽廟 史村東嶽廟
史村東嶽廟建築羣類型豐富,保存比較完整,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1]  [3] 

史村東嶽廟保護措施

史村東嶽廟遺址碑 史村東嶽廟遺址碑
2013年5月,史村東嶽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史村東嶽廟旅遊信息

史村東嶽廟地理位置

史村東嶽廟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史村。 [1] 

史村東嶽廟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史村東嶽廟,路程約40.8千米,用時約5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