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邵平

(秦朝東陵侯)

鎖定
邵平(生卒年不詳),秦末漢初歷史人物,秦朝時期被封為東陵侯,負責看護管理始皇帝生母趙姬之陵寢。秦為漢滅,淪為布衣,於長安城東南霸城門外種瓜,瓜味鮮美,皮有五色,世人稱之“東陵瓜”。
別    名
召平
所處時代
秦朝 漢朝
民族族羣
秦人 漢人
出生地
廣陵
本    名
邵平

邵平基本信息

秦始皇之父母莊襄王和趙姬,安葬在如今距邵平店有5公里的臨潼區韓峪秦東陵。為了監護這座陵墓,秦始皇專門封邵平為東陵侯,在此管理看護。也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之故吧,漢滅秦之後,漢高祖劉邦並未再起用這位昔日的東陵侯,致使他淪為布衣,只好在如今邵平店這個地方種瓜賣瓜為生。據《咸寧縣誌·隱逸傳》記載,邵平最早在此地種瓜賣瓜始於公元前207年,西漢始於公元前206年,也就是説,自西漢初就有了這個村莊。

邵平軼事典故

邵平獻計蕭何

漢11年(公元前196年),陳豨在河北反叛,劉邦親自率領大軍從關中到邯鄲去討伐。淮陰侯韓信在長安被人告謀反,呂后即用蕭何計策,誅殺了韓信。劉邦在前方聽説韓信已被誅殺,立即派使臣拜蕭何為相國,益封5000户,令500名士兵保護他。當時各位朝臣聽到這一喜訊,都紛紛前來向蕭何表示祝賀。但唯有邵平卻單獨對他説:“你的禍事到了。”他向蕭何解釋説,你都不想想,你在關中後方,有誰會來攻打你,要500名士兵幹什麼用,其實是那位疑心太重的劉邦,怕你與韓信一樣,在後方謀反,所以是讓他們來監視你的行動的。蕭何聽後,大驚失色,問邵平該怎麼辦?邵平向蕭何獻計説,讓他將所有的封物一一辭掉,並將自己的傢俬獻出來支援前方,將自己的親屬都送往前線去打仗,這樣劉邦就放心了。蕭何按照邵平的謀略去辦後,劉邦果然大喜,從此更加信任蕭何了。
由於邵平所種的甜瓜汁多味美,在長安頗有名氣。於是,人們便將他種的瓜稱為“東陵瓜”,歷代多為文人們稱頌。 [1] 
三國魏國著名詩人阮籍,在他的《詠懷詩》中曰:“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灞門)外。走軫距阡陌,子母相鈎帶。五色耀朝日,嘉賓四面會,膏火自煎熬,多財為禍害。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阮籍在這首詩中將邵平當年種瓜賣瓜的盛況,描述得十分詳盡。東晉詩人陶淵明在《飲酒二十首》詩中言道:“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勸人們不必計較衰敗與榮盛,應隨遇而安。唐代詩人駱賓王在《帝京篇》詩中用“黃雀徒巢桂,青門遂種瓜”來描繪自己因得罪聖上,被貶到臨海為丞時的心情。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他的《古風》詩中用“昔日種瓜人,青門東陵侯”,來表示對邵平的懷念。還有那位唐代詩人王維,在自己不得志時,先是想到邵平種瓜賣瓜之地,“門前學種先生柳,路旁時賣故侯瓜”,但不知他為何後來又到藍田去過田園生活了,還有唐初“四傑”之一的楊炯,唐代詩人孟浩然等,都在詩中歌頌過邵平種瓜賣瓜的事。
專門到邵平店村去做過一次調查,該村現有1000多户人家,3000多口人,但在這麼多的人口中,居然沒有姓邵的人家。但也許是祖祖輩輩邵平店村人,出於對那位創建這個村莊的邵平之尊敬與緬懷吧,一直將這個村名沿用了2200多年,這在我國曆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邵平東陵種瓜

長安城東南第一座城門名為霸城門,又叫青門。廣陵人邵平是東陵侯,秦朝滅亡後成為平民。在青門外種瓜。邵平所種之瓜十分皮薄瓤紅、味道甜美,相傳皮有五種顏色。邵平瓜、召平瓜、邵平瓜圃、東陵瓜、青門故侯等典都與此有關。

邵平相關詩文

梁啓超·《少年中國説》:“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孺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遝之盛事。”
晁補之·《摸魚兒·東皋寓居》:“荒了邵平瓜圃。” [2]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 [3] 
李白·《古風》:“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