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西伯利亞諸語言

鎖定
古西伯利亞諸語言(Paleo-Siberian languages)也稱極北諸語言,蘇聯學者則多稱作古亞細亞諸語言。指分佈於亞洲最北部的西伯利亞地區的3組語言和一種獨立語言,它們彼此沒有親屬關係。使用人口總計不超過3萬。
中文名
古西伯利亞諸語言
外文名
Paleo-Siberian languages
別    名
極北諸語言
語言國家
蘇聯

古西伯利亞諸語言簡介

這些語言並不構成一個語系,語言學家把它們歸併為“古西伯利亞諸語言”,主要是從地理方面考慮,同時也是沿用長期的習慣做法。
3組語言彼此處於隔絕狀態,它們分別為:葉尼塞諸語言,盧奧拉維特蘭諸語言,尤卡基爾諸語言,以及獨立的吉利亞克語(也稱尼夫克語)。葉尼塞諸語言中僅存凱特語(也稱葉尼塞-奧斯恰克語),使用人口約1000。當代歷史學家認為,匈奴人的語言就是古代的凱特語。盧奧拉維特蘭諸語言包括:楚科奇語,使用人口約1.2萬;科里亞克語(也稱尼米蘭語),使用人口約8000;以及其他幾種使用人口很少的語言。尤卡基爾諸語言中僅存尤卡基爾語,其他幾種語言均已消亡。獨立語言吉利亞克語的使用人口約4000。
19世紀20~30年代以後,尚存的西伯利亞諸語言都有了自己的標準語,並逐步採用了以基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古西伯利亞諸語言不同研究者的分類

蘇聯學者通常把北美的愛斯基摩-阿留申諸語言歸入古西伯利亞諸語言,理由之一是這些語言和古西伯利亞諸語言中的楚科奇語等具有某些相似的形態特徵。西方學者,如美國語言學家E.薩丕爾等則認為,古西伯利亞諸語言既然主要是地理上的歸類,那麼北美的愛斯基摩 -阿留申諸語言應歸入北美語言。有些學者把亞洲的阿伊努語劃歸古西伯利亞諸語言,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