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港遺址

鎖定
遺址位於温州市鹿城區望江東路東段,地處温州古城北大門——朔門之外,東靠海壇山,北鄰甌江,與江心嶼雙塔隔江呼應。
2021年10月,該遺址在配合望江路下穿工程項目考古前置工作中被發現,主要遺蹟有古城水、陸城門相關建築遺存、成組碼頭、浴所、木構棧道、幹欄式建築、水井等,並出土了沉船2艘,以及數以噸計的宋元瓷片和形式各樣的漆木器等重要遺物,各類遺存年代跨度從北宋延續至民國,尤以宋元為主。 [1]  [4] 
中文名
古港遺址
地理位置
温州市鹿城區望江東路東首
所處時代
北宋延續至民國時期 [2] 
發現時間
2021年10月 [2] 

古港遺址遺址分佈

發掘區除東西兩端的朔門甕城遺址及水門河堤岸向南伸出外,主體呈東西向條帶狀,位於南北兩排工程排樁內,與現代岸線大致平行。遺址發現的碼頭棧道等遺蹟亦橫向分佈。 [2] 
遺址分佈 遺址分佈 [3]

古港遺址出土文物

北宋斜坡式碼頭、南宋台階式碼頭、宋代沉船、棧道遺蹟、瓷片堆積、部分相對完整瓷器。 [1] 

古港遺址文物介紹

古港遺址碼頭

碼頭 碼頭
碼頭遺址除1座為北宋斜坡式碼頭外,多呈台階式。斜坡式碼頭依託山腳基岩而建,用塊石砌築而成,呈平緩斜坡狀。台階式碼頭自江岸向航道伸出,平面呈長方或長條形台階狀,石包土心結構,碼頭中部填土上墊木板,板上鋪平整方磚,砌築考究。 [1] 
2023年3月22日,在對温州朔門古港遺址發掘時發現第9座碼頭,證實為北宋碼頭。此前,該遺址對外公佈的考古發現中,碼頭共有8座,其中2座被鑑定為北宋時期建造,6座被鑑定為南宋時期建造。 [10] 

古港遺址沉船

△宋代沉船 △宋代沉船 [2]
遺址發現的2艘沉船均為福船。其中一艘殘存船頭及部分船體,變形嚴重。斷成南北兩段,總殘長12.4米,最大殘寬4.1米。殼板魚鱗狀搭接,並楔有鐵釘。船出有大觀通寶銅錢。根據隔艙板殘存數量推測,該船全長約20餘米。另一艘沉船發現於深達9米的西部隧道基坑底部,仍在發掘。 [1] 

古港遺址棧道

棧道 棧道
官用棧道位於甕城出城道路北面,樁基由至少7組立柱(每組為兩立柱架一橫樑)等距離(約2.7米)南北向筆直排列,做工考究。據相關史料記載,棧道附近即館驛所在。棧道以東還分佈幹欄式建築四組。 [1] 

古港遺址瓷器

古代瓷器
古代瓷器(2張)
遺址出土了數以噸計的古代瓷器殘片,九成以上為龍泉窯產品,應來自甌江上、下游各個窯場。絕大多數的瓷片堆積呈現出條帶狀集中分佈的狀態,且年代集中於元代,堆積特徵鮮明;北宋時期雙面刻劃花的瓷器則多出自地層中,數量亦較為可觀。這些標本多數沒有發現使用痕跡,應為貿易瓷在運輸、轉運過程中的損耗品。其他窯繫有甌窯褐彩繪瓷、建窯黑釉瓷建窯、遇林亭窯、茶洋窯、吉州窯)、青白瓷系(義窯景德鎮窯)等。部分瓷器外底有墨書,如“姓氏+直”“直”“東”“西”“上”“綱”等。遺址中還出土部分温州漆器。 [1] 

古港遺址遺址保護

專家表示,此次發現的遺蹟羣,規模龐大、體系完整、內涵豐富,實為國內外罕見,成功再現了宋元時期温州港的繁榮景象,是温州作為“千年商港”的堅強實證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絕佳闡釋。
△遺址公園示意圖 △遺址公園示意圖 [2]
遺址保護規劃、遺址公園建設規劃,以及遺址納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體系的相關工作,在積極推進之中。 [2]  温州(朔門)古港碼頭遺址公園設計方案也在緊鑼密鼓地徵求意見。 [3] 

古港遺址所獲榮譽

2022年12月18日,入選2022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4] 
2022年12月24日,浙江温州朔門海上絲綢之路千年古港遺址入選央視《2022年度國內、國際十大考古新聞》。 [5] 
2023年2月27日,入圍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名單。 [6-8] 
2023年3月28日,“浙江温州朔門古港遺址”入選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9] 
2023年7月,浙江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1] 
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2024年1月20日,入圍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13] 
2024年6月8日,温州市《城市主幹道為文物保護讓路,再現千年古港宏闊場景》成入2023年全國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